1回 故事背景(1 / 1)

本故事大量皆是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1937年,鬼子進中原,攻占了盧溝橋,突破了山海關!到了這個時候,在國民黨將軍張學良和楊虎城的脅迫之下,國民黨才勉強與共產黨達成共識,端起槍來一致抗日!在正麵戰場上,國民黨軍隊一敗再敗,雖然如此,但也在激烈的抵抗著!

然而,共產黨領導下的八路軍,也在敵後積極的活動,在敵人的後方組建了無數個地下工作站,負責打探敵人的動向,探聽他們的軍事機密!

為了打擊日本人的囂張氣焰!

在1940年,中國共產黨,對日寇展開了百團大戰!

百團大戰是中國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八路軍、新四軍與日軍在國華北地區晉察冀邊區發生的一次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戰役。八路軍的晉察冀軍區、129師、第120師在總部統一指揮下,在河北山西發動了以破襲正太鐵路(石家莊至太原)為重點的戰役。戰役發起第3天,八路軍參戰部隊已達105個團,故中方稱此為“百團大戰”。

1940年8月20日晚8時,八路軍發動了聞名中外的百團大戰。

抗日戰爭初期,八路軍和新四軍在敵後開展遊擊戰爭,收複了大片失地,建立起晉察冀、晉綏、晉冀魯豫、華中、華南等一係列敵後抗日根據地。八路軍、新四軍的積極抗戰,引起了日寇的極大恐慌,他們將侵華的86萬侵略軍中的54萬軍隊壓向解放區戰場。日寇在解放區周圍建立了許多碉堡,封鎖、分割各解放區,對解放區實行“囚籠政策”。

為了砸碎敵人的“囚籠”,八路軍主力部隊集中了100多個團約30萬兵力,向華北敵占交通線和據點發動大規模攻擊。

8月20日到9月10日,是百團大戰的第一階段,八路軍拔除了敵人在華北各主要鐵路、公路上的無數大小據點,提出“不留一條鐵軌,不留一根枕木,不留一座橋梁”的戰鬥口號,他們把路基一段一段挖掉,把枕木燒毀,使敵人在華北的交通網完全陷於癱瘓。在戰役的第二和第三階段,八路軍繼續掃除了交通線兩側和深入革命根據地內部的敵人據點,並粉碎了敵人大規模的報複“掃蕩”。12月5日,百團大戰以我軍取得輝煌勝利而告結束。在這次戰役中,我軍一共進行了1800多次戰鬥,拔除敵人據點約3000個,擊斃擊傷日偽軍2.58萬人,俘虜敵人1.8萬多人,並且繳獲了大量軍用物資。

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中我軍參加兵力最多、規模最大、時間最長、戰果最豐富的一次戰役。百團大戰的勝利,沉重打擊了日寇的囂張氣焰,鼓舞了中國人民的抗戰鬥誌,遏製了妥協投降的逆流。它用事實證明,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人民軍隊是抵抗日寇的中流砥柱。百團大戰在我國抗日戰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在國際上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但是,日本人也很快,反應過來,隨即製定了《剿共辦法綱要》,決定要剿滅共產黨在華北的勢力!於是,大量的日本人,皇協軍,還有漢奸,開始在各個城鎮抓可疑分子,他們想盡辦法尋找八路的蹤跡,將八路軍一舉鏟除!

為了搞清楚日本人的動向,以及他們的軍事意圖,八路軍再一次啟動了地下交通站!布置在各個村鎮,其中有農民,有商人,也有混跡在日本人中的漢奸,雖然背負著罵名,但是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

在河北保定東南10裏,有一個小縣城,叫何橋屋,共產黨便在這裏建了一個交通站,負責打探保定及其周圍日本人的動向,探聽他們的軍事意圖!

何橋屋,由日本人的憲兵司令部,駐紮日本士兵300人,皇協軍500人,漢奸100人左右!

在這裏,有一家何橋屋飯館,專門以賣羊肉出名!在這裏,便有著八路軍的一個交通站!

這裏是負責情報的傳遞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