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保羅的節日徽章(1 / 3)

序 言-保羅的節日徽章

追根溯源,在16世紀末以前,俄羅斯剛剛形成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莫斯科大公國,其領土麵積僅為24萬平方公裏,地處東北歐一角,與西伯利亞相距遙遠。俄國領土擴張始於15世紀,從16世紀中葉沙皇伊凡四世執政,俄國才開始向東方擴張,逐步吞並了西伯利亞與遠東的大片領土,將疆域擴展到太平洋岸邊。在沙俄向東方擴張的過程中,首先遇到的障礙是與俄國毗鄰的西伯利亞汗國——從原來俄國所臣服的金帳汗國(欽察汗國)所分裂出的四大汗國之一,另外三個汗國喀山汗國、克裏米亞汗國和阿斯特拉罕汗國,與西伯利亞汗國的命運相同,它們分別在16到18世紀之間相繼被滅。

1556年,沙皇召見了與西伯利亞汗國毗連的斯特羅甘諾夫家族,詢問邊境形勢,並授權他們抵擋西伯利亞汗國,令他們構築工事堡壘,招募軍隊,添置武器,伺機侵占。1574年,沙皇再次下令,準許斯特羅甘諾夫家族在烏拉爾山東側-鄂畢河及其支流圖拉河、托博爾河和額爾齊斯河等地建城募兵,就此俄國將勢力直接擴張到西伯利亞汗國境內。斯特羅甘諾家族多次進犯西伯利亞汗國,與後者發生了激烈衝突。1579年,斯特羅甘諾夫家族派人與曾被沙皇處以重刑的哥薩克首領葉爾馬克聯係,鼓動他入夥征服西伯利亞汗國,為沙皇拓殖疆土效勞。1581 年,經過長期準備,葉爾馬克率領840 人隊伍,在斯特羅甘諾夫家族武裝下,前去征討西伯利亞。沙俄軍隊沿水路前進,經楚索瓦亞河,翻越烏拉爾山,跨越謝列布良卡河、塔吉爾河、圖拉河、托博爾河,最後侵入額爾齊斯河。1581年10月26日,攻占了西伯利亞汗國首府卡什雷克。葉爾馬克一夥為俄國擴張立了下戰功,沙皇政府赦免葉爾馬克等人,表彰並頒發了大量薪餉。之後西伯利亞汗國殘餘的各方勢力一直堅持抵抗了20多年。1598年,俄軍擊潰了西伯利亞汗國最後抵抗力量。汗王庫楚姆不久身亡。至此,沙俄最後征服了西伯利亞汗國,其侵略勢力越過了烏拉爾山。葉爾馬克的遠征揭開了俄國向西伯利亞大規模擴張的序幕,到17世紀30-40年代,沙俄的侵略勢力已經跨越了葉尼塞河,到達勒拿河、楚科奇半島和鄂霍次克海。

沙俄征服了西伯利亞汗國以後,派遣重兵,興建城堡,把持軍事據點,以鞏固新占領的地區。並以這些據點為大本營進一步染指巴拉賓大草原。沙俄為占領鄂畢河中下遊地區,還揮師北上,相繼滅了彼雷姆酋長國和葉潘恰酋長國,在這裏建立了彼雷姆城和圖林斯克城。烏拉爾山脈北部和鄂畢河下遊地區,俄國曆史上稱之為‘尤格拉’和‘伯紹拉’,這裏長期居住著薩莫耶德人、漢特人和楚德人等,水產和毛皮業非常出名,俄國人對這裏的財富覬覦已久。沙俄滅掉西伯利亞汗國後,為徹底征服鄂畢河下遊地區鋪平了道路。1593年,戰勝了治特人以後,沙俄在漢特人蘇格穆特瓦什城的舊址上,建立了別列佐夫城,並以此為根據地繼續向塔紮河流進軍,於1601年在塔軋河下流建立了曼加結亞城,這標誌著俄國已基本上占領了鄂畢河下遊地區。與此同時,沙俄又加緊了向鄂畢河上遊的推進,於托木河口建立了托木斯克城。在這一帶,俄軍又同當地蒙古和吉爾吉斯等民族發生了激烈鬥爭,並開始逼進中國西北邊疆。

從17世紀初,沙俄又繼續東擴,在20年代占領了葉尼塞河地區。沙俄東進主要是靠著西伯利亞的長川巨流,沿著縱橫交錯的大河小溪,從一條流駛入另一條河。在兩條相近的河流中間的地帶,俄國人稱之為“連水陸路”,冬季則可涉冰而行。“連水陸路”可縮短許多路程。到17世紀30年代初,俄國人已經占據了葉尼塞河中、下遊和上遊部分地區。

與此同時,沙俄的鐵臂一直向南合圍。18世紀末這種擴張又表現為對南高加索地區的吞並。

紮波羅熱哥薩克(即前文提到的被赦免的哥薩克葉爾馬克後裔)於1734年重返家園,在烏克蘭東南部建立了新塞契。到1770年在這片土地上已居住著20萬人(哥薩克隻占其中的一部分),主要從事農耕、畜牧業和商業。沙皇政府在前後兩次對土耳其的戰爭中都利用了紮波羅熱哥薩克。1775年俄國取得對土耳其的勝利後,趁參與這場戰爭為沙皇效力的哥薩克大部隊尚未及返回駐地之機,俄軍突然襲擊,踏平了新塞契。約5000名紮波羅熱哥薩克死裏逃生,進入土耳其,在多瑙河的狹口處棲身。為了造成一種力量平衡,沙俄政府於1784年將剩餘的紮波羅熱人遷移至布格河與德涅斯特河之間地區。解決了哥薩克這個俄國境內最桀驁最驍勇的民族後,它又把目光轉向南方,曾經輝煌的波斯帝國及其曆史的附屬地阿富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