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鬥行當古來有之。
亂世中,人為了活命,什麼破爛事都做得出來,倒鬥已經算得上下九流中不錯的職業。
盛世裏,人為了發財,隻要被迷了眼睛,恨不得將自己祖墳給刨了,倒鬥,尤其是倒別人祖宗的鬥,更沒有道德阻礙。
隻是這些人在倒鬥行業裏麵活不了多久。
像那種能夠傳承千百年的倒鬥世家都是有規矩的,什麼樣的墓可以下,什麼樣的墓不可以,進墓什麼東西可以拿,什麼東西不可以拿,這規矩多如牛毛,卻也讓倒鬥的人有百分之十的機會能活著從墓中上來。
我就是在這樣個倒鬥世家出生的,可惜祖上殷富到我這輩算是斷了,文不成武不就,倒鬥的規矩背的是滾瓜爛熟,如今這世道卻是用不上這規矩。
往前翻上這麼幾百年,我李家也算是倒鬥行業中的翹楚。
嘉慶年間,四海算是太平,我的先祖李三口在這個時候摸進了倒鬥行業,那年他三十不到,之前這位先祖是做什麼的,族譜裏麵沒有說,不過不會是什麼頂戴花翎,應該也是窮苦百姓出身,四書五經大字不識個。
進倒鬥行業,李三口先祖就先狠狠的吃了個虧。
當時介紹我先祖入行的人叫貓腳七,在當時天津地界下九流算不上個人物,卻也有些本事,東家長西家短,他基本都掌握個七七八八。
靠買賣消息,貓腳七收益不錯,可偏偏他有個壞習慣,老喜歡往那煙花巷子裏麵鑽,這每次鑽就是幾天,再鼓的錢包也禁不住這樣折騰。
正好當時有幾個狠茬子找到個墓,又缺個在城裏麵買賣貨物的人,於是他們找上了貓腳七,貓腳七想在裏麵整點外快,自己個人不放心,於是就找到李三口先祖,兩個人到時候正好可以照應下。
這些狠茬子都是打西邊來,那邊民風彪悍,尤其是漢唐時期,英雄輩出。
來天津並不像貓腳七樣打算窩在這裏,隻是打算撈筆然後就走,這些人裏麵讓我先祖印象最深的還是裏麵的老二,人稱劉邦德。
劉邦德和漢高祖就差個字,隻是這人和劉邦大大不同,外表英俊白皙,點也不像西邊來的人,平常說話文雅,尤其是吃飯的時候,他是坐在桌子上吃的。
這在群糙漢子裏麵很突兀,突兀到我先祖都對他傾佩有加。
當然更欽佩他的還是貓腳七,貓腳七在打算入夥的時候,想試試這貨人的斤兩,於是和這夥人的大哥劉虎約定,貓腳七會藏在天津處地方,隻要劉虎行人能夠在七天內找到貓腳七,那貓腳七不僅會免費提供貨物,在入夥後更是任憑驅使。
中間這些人是如何找到貓腳七的,李三口先祖沒有說,因為當時他還沒有入夥,隻是記得貓腳七喝醉時,曾經吐露,當時他藏的那地方,隻有他個人知道。
想從天津找到他,就好比在堆黃豆裏麵找粒黃米,可劉邦德卻能在半天後打開貓腳七的房門。
劉虎夥人數目不少不多,正好七人。
領頭的劉虎,外形彪悍,看就知道身上腱子肉不少。
排行老二的是劉邦德,應該是隊伍裏麵的智囊,不過也是貓腳七和李三口先祖最佩服的人。
老三是個獨眼,也姓劉,三口先祖講述的時候,叫他劉瞎子,說這個人眼瞎所以心狠,就是他當時坑了自己。
其他幾個人先祖沒有多說太多,所以這裏隻能筆帶過,說是劉虎的劉姓本家人。
不過也算正常,下去能上來的本來就少,見過幾次的陌生人,如果不是做過些什麼,誰會下那個心去記。
九個人收拾了幾天就出發去劉虎等人口中的墓穴,等到了地方,貓腳七和我先祖都忍不住冒冷汗,因為這地界可不是什麼好地方。
這裏是河北道,天津和北京交彙的地方,雖然兩個人都沒有倒過鬥,但都聽人說過,倒鬥的人,尤其是新手,千萬不要碰風水太好的墓,這樣的墓新人下去十死無生。
天津和北京交彙的地方,能埋平常人嗎?
就在二人心生怯意的時候,其他幾個人已經悄悄將我先祖二人圍了起來,形式比人強,此刻不下也得下。
不過下墓前,貓腳七還是想知道點東西,比如這是誰的墓,哪怕死了,也知道是死在誰的墓,總比做個冤死鬼好“這是吳三桂的墓。”
貓腳七的問題不算什麼難以回答的問題,劉邦德直接告訴了我先祖還有貓腳七,這次貓腳七卻是愣住了,反而是我先祖依舊麵色如常,這倒不是我先祖藝高人膽大,而是因為初生牛犢不怕虎,吳三桂是什麼人,我先祖當時還真不知道。
“是乾隆年間的吳三桂?”貓腳七雖然活在天津,不過吳三桂的名字他還是知道的“是。”劉邦德的回答讓他又楞了下“可吳三桂不是被埋在貴州了嗎?”
這點貓腳七卻是沒有說錯,當初吳三桂在衡陽駕崩之後,據說是被人安排送到貴州埋葬,按理說,這裏絕不應該是吳三桂的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