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後來查清楚,是周敬妃做的。
至於怎麼查清楚的,又有幾個人真的關心?
隻是從此後,後宮就沒有了周敬妃。
這可真是有增有減,才多了一個桑婉妃,就少了一個周敬妃。
倒黴的是七皇子和八皇子,所以太子府上的家眷們,便也都不在意了。
雁南歸從這些事裏,拚湊出個答案。
也得出結論,七皇子是被廢的徹底了。
至於八皇子,除非他就能演成那樣,不然那就是個沒用的。
皇後這些年,一直被陛下打壓,對於後宮老人來說,少不得有人小看她。
可經此一時,她們明白了一個道理。皇後始終是皇後。
葉氏沒有倒下,太子沒有倒下,她的地位就不可動搖。
眾人給皇後請安的時候都客氣了很多。
至於新進宮的婉妃更是恭敬十足。
珍貴妃第一個懷疑的也是皇後,如今這結果,她自然不滿意。
暗地裏少不得還要好好查。
陛下也要查,把他弄的這麼被動,他少不得要查。
可查不查的出來,或者查出來的是不是真的,那就看時間給的答案了。
雁南歸可不在意這些。
因為李家的老夫人,終究還是要去莊子上養病了。
孟江河上書,深刻檢討了自己的錯處。治家不嚴之類的。
折子上,言辭懇切,恨不得給陛下磕長頭。
舒中敬看著,自然滿意了。
李老夫人畢竟是孟家主母,又生了兩個兒子的人,所以送出去是一時的。
李氏猶豫過之後,也還是決定跟出去。
畢竟留在孟家,怕是要被磋磨死。
而她這一出去,就永遠沒機會再回孟家了。
杜鵑替雁南歸做的最後一件事,就是叫李老夫人喝下了一種藥物。
不是致命的毒藥,甚至與雁南歸當年喝的差不多,便是能令女子月事不絕的東西。
有胎自然滑胎,沒有也會令女子大傷元氣。
雁南歸下雙倍的分量,這足以叫李氏姑侄兩個都一樣的月事不斷。
卻因沒有懷胎,不會造成激烈滑胎而導致大出血死亡。
是的,就算是李老夫人被稱作老夫人,其實也不過就隻有四十多歲。就算是絕經了,也還是能再度有月事的。
杜鵑的走,悄無聲息。從莊子上離開太容易了。
她拿到了一筆錢,舉家遷移到了南方,再也沒有回來過。
而她走的時候,隻留下一封信。那信,是雁南歸親筆。
隻有寥寥一句話: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李老夫人和李氏看到這話時候,幾乎都暈過去。
請郎中看病,卻也不能挽回全部。
她們兩個都要經過漫長的修養。
尤其是李氏,她的身體本就毀於去年隆冬,如今雪上加霜。
就算是她姑母是李老夫人,又怎麼會舍得像是雁南歸一般,參湯不離口。精細養著自己呢?
她注定,是個棄子了。
恨,或許悔,都要自己承擔了。
而李老夫人,或許還能回到孟家,可終究再不是以前的貴婦人了。
雁南歸的前塵舊恨,也解了一點,報了一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