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七章: 新兵蛋子(1)(3 / 3)

早餐是:白麵饅頭和大米稀飯,還有二盤“豐盛依舊”的老鹹菜。我一邊懊喪地吞咽著,一邊在心中無聲地咒罵著。

早飯後回到隊裏解散後,樓上二個區隊先期到來的“老新兵”們就開始在隊門口忙碌著領取工具,他們按照隊裏的計劃安排,由邢中隊長帶隊前往校務部出公差、參加勞動。

眾人在宿舍裏玩鬧了一會,一刻也不願消停的楊少波便從行包裏取出了撲克牌。正當他張羅著沈捷等人同他一起玩幾把“爭上遊” 撲克的時候,郭中隊長走進了寢室。

他給我們這撥新來的安徽籍新兵布置了上午的任務,那就是——學習和整理個人區域的內務。

“內務”一詞,是軍隊的專屬用語,原指部隊日常生活中各方麵事務的規定和要求,如出操、吃飯、就寢、班務會、點名、、、等等。但在大部分的基層部隊,一說到整理內務,就多是專指疊被子。

入伍二個月之後,在學習並充分理解了《內務條令》的相關內容後,我才明白了把疊被子說成“整內務”是借代的修辭手法。

每一個地方青年,隻要穿上軍裝來到部隊,所學的第一堂課就是如何整理個人內務。而身為軍人,能夠盡快疊出正看成方、側看有角的“豆腐塊”,才是絕對高深的功夫。

事實上,在部隊的管理程序中,整內務隻是一種必修的形式。雖說軍營裏不提倡走形式,但卻需要一種特定的形式來磨平新兵身上殘留的那些老百姓自由個性,磨掉年輕人身上的浮躁心性,實現在管理上“令行禁止”的最終目標。

日複一日的整理內務,特別是擺弄被子,軋過來輾過去、捏完角再掐邊,天天重複著這毫無創意的機械勞動,絕對稱得上枯燥和寂寞。但正是由於這種寂寞,苦熬著心誌、磨練著意誌,鍛煉著品質、捶打著性情!像一個苦修的劍客,極盡數十年功夫磨礪出一劍。

作為一個軍人,在關鍵時刻身上所表現出的大無謂英雄氣概、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定力、堅持到底就是勝利的信念,都能在日常整理內務這件看似平凡的事務中找到縮影。

上午,對我們這些安徽籍新兵整理內務的具體安排是:每班由一名煙台或保定籍的“老新兵”負責示範並教授我們這些“新新兵蛋子”疊被子、擺放物品和整理內務。

“授課”前,我和其他三十九個兄弟還被安排進入到樓上三、四區隊煙台、秦皇島、保定和章丘籍“老新兵”的寢室中參觀、學習了他們目前的內務水平和衛生狀況。

帶著幾分感慨回到樓下。幾位“老新兵”已經在走道中等候我們了。

給H市兵葛德權一夥作內務示範的是一個中等身材、麵容俊朗如京劇小生般名喚趙立君的保定兵。他倒是沒有一點“老新兵”的架子,笑容可掬地很快便和葛德權等人熟識了起來。注意觀察間,我還看到他在稍作客氣之後就收下了葛德權“指示”韓健送給他笑納的一包“長健”煙。

給我們B市“江南七怪”這個班作內務示範的煙台藉“老新兵”叫劉暢,他皮膚黝黑,身體板正,表情嚴肅且不苟言笑。

劉暢不同於趙立君的嘻嘻哈哈、一團和氣,他操著煙台腔十足的“山東普通話”, 給我們認真地講解並示範著。

眾兄弟有感於他的認真和嚴肅,原本嘻哈的我們立馬也都莊重了起來,瞪大眼睛、仔細地聽劉暢在講解,孔令剛還拿著筆記本摘要做起了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