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粵菜(四)(1 / 2)

潮州菜的最突出特點,是以烹製海鮮見長。

對海鮮的烹調選料考究,製作精細,至於以醬碟佐料,達到新鮮美味,清而不淡,鮮而不腥,鬱而不膩。

這次提到的鹵水拚盤雖不是海鮮,但也在潮州席上享有盛譽,與中華其他美食相比,潮菜是最上得廳堂的菜色之一。

它的獨到之處在於能夠源源不斷地吸納其他菜係的特色而不失色香味形並行的本色;其內涵則有如潮州女性——端莊大方,不嘩眾取寵。

鹵味拚盤一般會作為潮州菜宴席的首道菜,俗話說“先入為主”,它是食客評判酒家潮州菜水平的重要標準;水平高的潮州菜酒樓,鹵味拚盤一定做得好。

鴛鴦膏蟹此菜味極鮮美,造型美觀,一隻呈清紅色,一隻呈精青色,相對成對,故名“鴛鴦膏蟹”,為席上佳肴。

清湯蟹丸海鮮類肉丸是潮菜的特長,此菜可變通為蝦丸、墨魚丸、螺丸。

生菜龍蝦,龍蝦,體粗狀,甲堅硬多棘,肉味鮮美。

華夏東海所產的錦繡龍蝦,體大,每隻重達數公斤,更為名貴。此品將龍蝦烹熟,切片裝盤,與生菜拚砌成蝦形圖案。

芙蓉蝦,潮州出產河蝦、海蝦兩種,對此,明清兩代的《潮州府誌》均有記載:漁人以罾捕河蝦……曾治葷食者,以焯蝦之湯和入諸品,則物物皆鮮,亦猶筍湯之利於群蔬。

潮州牛肉丸,牛肉丸作為著名的潮州小食,在潮州已有近百年曆史,牛肉丸可分為牛肉丸、牛筋丸兩種。

牛肉丸肉質較為細嫩,口感嫩滑,牛筋丸是在牛肉丸裏加進了一些嫩筋,吃起來就有點嚼頭。

西天巷蠔烙是潮州名小食之一,蠔有助於明目,又滑潤可口,蠔烙又能熱胃,寒天人們更喜歡吃。

紅燉魚翅特點:翅針軟滑,香味濃鬱。

普寧豆幹,普寧首先製作豆幹的是燎原鎮光南村人,早在明朝初期就學會製作豆幹了。

元朝末年,群雄並起,陳友諒被朱元璋打敗之後,他的軍師何野雲流落到普寧一帶。

他除了會為人選地建房、造寨門、修墳墓之外,還有一套製豆幹的手藝。

當時,光南村的二世祖母逝世,請何野雲選地造墓。同時他也教光南人做豆幹。

乒乓粿,揭陽乒乓粿曆史悠久,聞名海內外,一般為扁圓形。

裸皮半透明,是用糯米浸泡後磨成漿,炊熟,加入少量白糖搓揉,使棵皮柔軟帶有稠度。采用白砂糖、芝麻仁、花生仁、檳醅麩、蔥珠油為粿餡。

潮式腸粉據說腸粉起源於廣州,而後傳到潮汕人手裏,後經潮州人幾十年的改造成就今天與廣州腸粉迥異的潮式腸粉。

而其中潮式腸粉又以流沙一帶的腸粉為代表,潮式腸粉廣受海內外人士嘉獎,以至於今天成為潮菜中的名點。

砂鍋粥潮州砂鍋粥向來頗有名氣,潮州人不僅重視吃粥,而且連煮飯時也喜歡多放水,據說飯熱後撈起飯粒留下米湯。

這米湯可以作飯後飲料或其他用途,延續了慳省又講營養的好習慣。潮州粥煲煮時間通常在二十分鍾左右,分為白粥和鹹粥兩大類。對於住家最大的一個好處,莫過於煲煮簡單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