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男籃集訓(3.2K第八更)(2 / 3)

8月開始,男籃又將前往歐洲拉練,與德國等強隊交手,並參加土耳其邀請賽。

接著是9月,亞錦賽開始,這倒是和李恪沒什麼關係了,籃協已經確定,要派二隊參戰。

最後就是十月,NBA季前賽開打,男籃將分別與火箭和騎士交手,為這一年的集訓收尾。

當然,還有11月,CBA開打,根據體育總局備戰08奧運的精神,CBA要縮減賽程等等,但那就和李恪無關了……

李恪準備隻打斯坦科維奇杯前兩場比賽,8月便返回美國,理由是,他剛剛與山貓簽約,需要早點歸隊磨合訓練。

他相信領導會同意他的請假請求的,因為大姚也請假了,和他一樣,隻打一個斯坦科維奇杯,不會參加後續的歐洲拉練。

還有聯妹,他更離譜,李恪聽大聖說,聯妹準備回來報個到,轉頭就回美國。

李恪知道,他學不了聯妹。

人聯妹起碼四、五、六月已經隨男籃集訓了兩個多月了,他這才剛來呢,直接離開不現實。

很快,李恪和盧寧就見到了籃協的領導,籃協秘書長、這次集訓隊的領隊李元偉。

對李元偉這個人,李恪也是有所了解的,男籃最輝煌的時代,李元偉是籃協的老大,但他最大的功勞不是男籃,而是CBA聯賽。

CBA能夠商業化成功,他有很大的功勞,某種角度來說,他算是CBA的大衛斯特恩。

但也因為過度的商業化,CBA聯賽外援當道,年輕球員沒有機會,甚至有些球隊徹底放棄了青訓,導致男籃在10年左右人才斷檔。

雖然這個鍋被後來上任的信蘭成背了……

籃協的領導和足協不同,沒那麼多的黑點,最大的黑點恐怕就是培養費了,但就培養費來說,籃協也是給體總背了黑鍋了。

培養費是體總的要求,按規定要收取高達50%的球員個人收入。

籃協還算有點人性,隻要了5%,後來大姚打出了成績,更是直接不收了。

所以,從這個角度看,籃協還是挺好說話的。

當然,或許是李元偉比較好說話。

可以作為佐證的例子是,當年的大郅不歸事件,信蘭成有很大的過錯,後來李元偉上任,力促大郅回歸。

果然,李恪和盧寧往李元偉麵前一坐,三言兩語說了來意,李元偉就同意了。

“可以,沒問題!”

接著就像是領導談話一樣,說了一大通:

“小李啊,我是支持你們這群出國留洋的運動員的,易建聯那邊我也同意了,讓他直接去美國練,合練就不用參加了。”

“你的話,畢竟還是第一次來,先在這磨合半個月,尤納斯覺得行了,你就可以離開了。”

這說著說著,時間又縮短了,直接變成半個月了。

尤納斯的滿意?

李恪覺得問題不大。

尤納斯是歐洲名帥,強調技戰術,強調團隊。

而李恪是NCAA出身,技戰術和團隊,他都比國內的這群“糙哥”強多了。

更別提,純個人實力,他也強過這群男籃的外線。

從李元偉這邊請到了假,盧寧就離開了,李恪和大姚、聯妹還是不同的,除了男籃,他跟籃協沒有其他交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