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四>日軍“最精銳“師團(1 / 2)

<四十四>日軍“最精銳“師團

<四十四>日軍"最精銳"師團

順子的這一驚天舉動,使日軍始料不及,傷亡慘重,“日軍最精銳師團”大阪第四師團剛踏上王戈莊鄉的土地,20多人就旋即鑽進了閻王殿,大佐崗田武夫被炸成碎片。田中命大,當手雷摔到身邊的那一刻,他眼疾手快一個蛤蟆撲地躲過了一劫,但四顆門牙也就此報銷。馬大全被氣浪打的連翻幾個滾趴在地上裝死。胡油仁目睹了這一場驚天動地的壯舉,驚的連連咋舌,他不知道是誰幹的,二愣子他們?不可能,他們不會這麼魯莽。那是誰呢?他猜不出來,也許是這個人全家也遭滅門來複仇的吧,不管是誰,隻要能殺了鬼子就是好漢。

聯隊長鳩山得到消息後瘋了,他一邊下令田中必須在最短時間內完全徹底的構建好王戈莊駐地的防禦工事,以保護皇軍的安全,避免再遭恐怖分子的襲擊。一邊又派了一個最親信的軍官佐佐木三良奔赴王戈莊指揮精銳師團的武士們加緊攻打王家山裏。田中被降一級,協助新任長官掃平那些支那匪民。

馬大全更是被罵了個狗血噴頭,在腦袋被田中用槍頂住的那一刻,他是肝膽皆喪,萬念懼焚。好在田中並沒有殺他的想法,隻是拿他撒氣吧了。馬大全對皇軍忠誠是田中深信不疑的。

田中在發泄了一通後,對馬大全下了死命令,第一:務必在兩天內查出是誰把恐怖分子弄進歡迎隊伍裏的。第二:抓民夫修炮樓挖戰壕,限他在雨季到來之前完成。否則狗頭落地。

馬大全是徹底嚇昏了,接到命令後立即躥進行動隊把那兩個抓恐怖分子進歡迎隊伍的漢奸拖出來砍頭示眾,以警效尤。第二條指示就比較複雜了。他把花脖和呂文明喊來,給他們交代了抓人的任務,完不成數額者同樣狗頭搬家。然後他又吩咐手下連夜給鄉屬37個村的36個保長下了通知,每家每戶必須出兩個勞力來鄉裏修工事。不能完成者,抄家滅門。唯有王家山裏還沒有被日軍征服,成了山東大地的“世外桃園”。

這下可忙壞了漢奸狗腿子了,他們晝夜不閑,四處抓人防火,鄉民稍有不從就人頭落地。把個王戈莊鬧的烏煙瘴氣,鬼顫神驚。各村保長為了活命,也是使出了渾身解數跑東家喊西家,恐嚇威脅鄉民們來到王戈莊給鬼子修工事。

隻兩天工夫,鄉駐地裏就被抓來了一千多老少,鬼子漢奸出動二百多人監視督促這些鄉民的勞動。

憲兵隊大院裏,大阪第四師團的官兵們可是樂翻了天,雖然高來就被炸死幾十個兄弟,但這仍不能阻擋他們生性懶散自私的本性。

大阪第四師團是日軍二站史上最有名的“威武鐵軍”,該師團成立於1888年,士兵主要由大阪的菜販走卒組成,是日軍中資格最老的師團之一。這支部隊配備了一流的武器裝備,堪稱日軍“精銳”。他們威武到什麼程度?且看當時日軍戰地記者的報道,標題是:我無敵皇軍第四師團威勢歸來。內容寫道:華北中條山戰況危急,我第二師團傷亡慘重,司令官崗村寧次速調精銳第四師團前去增援。第四師團的官兵們經過每天10公裏的艱苦跋涉,本來需要兩天就能到達的目的地,他們不畏艱苦,排出萬難,終於在五天後到達作戰區域,然而還沒等官兵們上陣地,全師團官兵突然集體病倒,醫療所人滿為患。聯隊長不得不親自坐鎮指揮安撫慰問患病的將士們。由於貽誤戰機,中國軍隊重創我軍後趁勢逃竄。而我英勇的第四師團官兵得知敵軍已撤,病情全無,個個象吃了大力一樣迅速衝上了山頂,連留守的官兵也有不少“帶病”趕赴前線,他們麵對空無一人的敵軍陣地,萬分懊喪地抱怨沒有機會打上一仗。在接到總部下達撤退的命令後,他們個個紅光滿麵,毫發無損,軍容整齊,昂首闊步地踏回了大本營。

從這則帶有譏諷嘲笑的報道裏,我們可看出第四師團裏都是些什麼人物。我們都知道日軍以凶猛勇敢而著稱,那大阪第四師團為什麼獨樹一幟呢?曆史學家認為,這是大阪的獨特文化造成的。在古代日本各地,基本的社會結構是農民依附於擁有土地的諸侯(即大名),而諸侯服從於天皇。這種長期不變的社會結構導致日本形成了上下級關係嚴格、富有服從精神的文化特點,也是二戰中日本軍隊普遍狂熱“效忠天皇”的心理基礎。

然而大阪卻有些不同,這個地方是著名的商業城市,居民多與商業有關,對大名的尊重十分有限。反之,圍繞著苛捐雜稅等問題,大阪人幾百年如一日,不斷和大名鬥智鬥勇、討價還價,所謂忠誠,那就更談不上了。於是,天皇在大阪人心目中的地位也與其它地方不大一樣。雖然二戰中出身於大阪的士兵也受到了軍國主義的蠱惑,然而大阪人卻不會急著去“為天皇而死,為大日本帝國而死”,能不死還是不死。看待上級命令,出身於大阪的官兵也習慣“討價還價”、“斤斤計較”,玩命的事不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