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節 潛伏而出(一)(2 / 2)

之所以會冒著極大的危險性,潛入到榮市城去抓舌頭,那也是一種沒有辦法的選擇。因為對於中國軍隊來說,所掌握到的榮市城內的情況還並不是十分明朗。8號公路防線的崩潰使得多少‘越人陣’部隊在慌亂撤退之中收縮進了城內?誰是這座城市的守禦指揮官?有幾個番屬部隊屯縮在城內?總兵力都所多少?這一切,對於中國遠征軍來說都隻是一個粗略的情況掌握,因為具體的情況根本無從得知。

衛星圖片上,整個榮市城內到處是一片灰蒙蒙的殘垣斷壁,原先的街道都已經為瓦礫所阻絕,事先得到的那些什麼地圖之內的全成了一堆廢紙,壓根就沒有什麼作用。唯一能夠有點作用的大概就是之前掌握的一點點部署圖。這還是之前偵察營突襲榮市的時候,所搞到手的。

這些資料在現在這個時候看來已經是不再有多大的價值了,所能夠證明的隻是‘越人陣’部隊在戰前部署在榮市城內的力量,而現在的情況已經是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如果在不曾掌握具體情況的前提下,就貿然發起進攻,稍稍有點腦子的人都知道將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

無論是近衛集團軍司令部、第85機動步兵師的師部,還是253團、偵察營都不想打一場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慘勝之戰。那樣的話,無論是對於中國遠征軍,還是對於負責攻占榮市的253團來說,這都不再是一場勝利,而是一場徹徹底底的失敗。

可是誰又能夠保證這一切呢?1995年的車臣戰爭,誰也想不到強大的北極熊會在小小的格羅茲尼傷了自己的銳氣,那些炮塔被掀飛到了一邊的T-80主戰坦克,還有那些腦袋上豁然多出彈孔的俄軍士兵屍體,都似乎在告訴著人們,請永遠別忘記了巷戰的慘烈。

費盧傑的美軍、江北小城的美日聯軍、還有北海道-旭川這座用美俄日三國軍人的鮮血和生命澆灌而成的‘永恒之城’似乎都是一座座悲劇。對了還有中國軍隊在京都城內的屍山血海。

是支軍隊都會對巷戰感到心有餘悸,沒有一支稍稍有點理智的軍隊不會對城市作戰感到心慌的。即便是第85機動步兵師這樣的王牌翹楚。說對即將開始的榮市之戰不感到心悸那是一句假話,再英勇的部隊都會畏懼死亡,隻是他們和那些魚腩之間的差別便是,共和國的軍人知道自己付出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所在。他們懂得什麼是國家、民族之大義,什麼是一己之私。在這支年輕的共和國軍隊的戰史上,從來都不缺乏作出正確抉擇的判斷力。

世界上本沒有什麼英雄,英雄其實便是平凡之間猶然而生來的,當祖國、民族、人民的利益需要在大義與一己之間作出選擇的時候,英雄永遠會作出最為正確的選擇。

盡管有的時候,這種選擇很是渺小,甚至作出選擇的那一霎那,很多人並沒有想到太多。

狼牙山五壯士他們並沒有想到1949年那飄揚在天安門廣場上的五星紅旗,對於他們來說,寧死不屈、捍衛中華軍人之靈魂便是正確的選擇;

董存瑞托起炸藥包的那霎那,他隻知道,總攻開始了,如果不去炸毀這座碉堡,戰友們便會倒在死亡的彈雨之中,而自己的犧牲可以拯救其他數十成百的戰友的生命;

而火光之中的邱少雲之所以一動不動,忍受著那烈焰灼身的痛苦的時候,他所想到的並沒有什麼‘我要成為英雄’這樣的屁話,直至生命永恒的那一刻,這位被燃燒彈所活活焚燒了的英雄忍著那難以忍受的劇痛、一動不動的原因隻有一個-如果我挪動一下,那麼整個潛伏部隊便將會敵人多發覺,那麼到時候,同樣被燒夷彈所點燃的就不僅僅是自己一人,而是成百上千名的戰友,是那些和自己朝夕相處的戰友。

這些英雄本就不是什麼英雄,他們隻是成千上萬的共和國軍人中的普通一員。他們之所以會成為英雄,那是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為什麼要作出正確的抉擇。並不是為一己之名利,而是為了身邊的戰友、乃至是為了千萬萬中國人能夠堂堂正正的站立在世界之巔。

同樣的,麵對著即將開始的榮市之戰,盡管253團的官兵們也同樣會心悸,但所有人都知道,如果需要,他們該是作出什麼樣的選擇。而這種選擇便是流淌在中國軍人骨子裏的那股叫做軍魂的精神。沒有人期望自己會成為英雄,但他們知道,英雄其實也便是平凡之中所孕育出來的普通一兵。隻有生死抉擇才是鑄就所謂‘英雄’的永恒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