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節 浴血峴港(下)
客觀上說,‘越人陣’第14師-第41步兵團發起進攻的時候,時機還是把握得相當不錯的。因為這個時候,中國海軍陸戰隊第1旅剛剛完成了對防禦工事的挖掘,而從海防而來的越南人民軍步兵第325師-步兵18團和95團方才剛剛抵達峴港空軍基地。
而進攻便是在這個時候開始的。率先和第41步兵團發生交火的是陸戰1旅1營偵搜連派出的一個搜索排,三輛VN-3型輪式裝甲偵察車在沿著1號公路向南搜索的途中,與第41步兵團第2營的前衛連發生了遭遇戰。雙方的接觸雖然很是短暫,但卻是異常激烈。
盡管沒有足夠的火力和防護,但VN-3型裝甲偵察車還是給了那些凶猛而來的BMP步兵戰車以顏色。當由三輛BMP-1型步兵戰車和六輛M-113型履帶式裝甲運輸車組成的‘越人陣’前衛連沿著公路開進而來的時候,搶先一步占得攻擊陣位的VN-3型裝甲偵察車便已經動手了。
雖然外形極其酷似法國‘潘哈德VBL’輪式裝甲偵察車(事實上VN-3的最初原型VN-1型輪式裝甲車剛剛麵世的時候,很多人都誤認為是中國陸軍引進了‘潘哈德VBL’),不過一向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中國軍工企業卻是讓VN-3型輪式裝甲偵察車成了一頭徹頭徹尾的猛獸。除了一些技術偵察裝置之外,VN-3型輪式裝甲車還配上了12.7毫米機槍或者是35毫米自動榴彈發射器,更為重要的是,這種輪式戰車還裝上了‘紅箭9’反坦克導彈。
第一輪的兩枚‘紅箭9’反坦克導彈拖著橘紅色的火焰如同一團火球樣迎麵撲來的時候,前進中的‘越人陣’部隊尚且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因為在側翼位置上,團炮兵連的法製MO-120-RT-61式120毫米迫擊炮正在對著中國人的陣地猛烈的轟擊呢。誰能想到會在這裏遭遇到襲擊。所以整個前衛連壓根就沒有明白過事來,便遭了殃。
從車輛性能上來說,BMP-1型履帶式步兵戰車是一種相當出色的裝甲車輛,鋼裝甲全焊接結構,動力傳動前置,采用水冷式柴油機、機械式變速箱、擔杆式總掛裝置,掛膠履帶。在那個年代裏,由BMP-1型步兵戰車和T-64型主戰坦克組成了蘇聯陸軍突擊集群一向是歐洲大陸的噩夢。低矮的身形,出色的機動力可以使得BMP步兵戰車很不容易被擊中。
73毫米滑膛炮加上並列機炮,4枚‘薩格’反坦克導彈,這哪裏還是什麼步兵戰車,幾乎就是小型坦克。車體後部兩扇尾門是車載步兵出入的通道,在擁有三防裝置的同時,BMP型步兵戰車還開有9個射擊孔,以供車載士兵乘車突擊的時候,也能射擊。
而後在80年代初裝備蘇軍的BMP-2型步兵戰車換裝了4枚‘拱肩’反坦克導彈,其與BMP-1KⅢ指揮車、偵察車、裝甲搶救車等等變形車共同組成了BMP型戰車家族。
不過這個時候,3輛BMP-1型履帶式步兵戰車卻沒有如同設計構想的時候所期望的那樣,利用身形和機動性躲避開反坦克導彈的致命之吻。來襲的‘紅箭’反坦克導彈根本沒有給予這些外形低矮的戰車什麼機會,直接的擊中了打頭的那輛BMP-1型步兵戰車。
伴隨著一聲巨大的爆炸,整輛車頓時成為了一團火球,劇烈的燃燒起來。車內的‘越人陣’士兵甚至還來不及下車便被那包裹在熊熊燃燒的殘骸之中。緊隨著倒黴的是第二輛,在第二輪的導彈攻擊發起之前,遊走過去的另一輛VN-3型裝甲偵察車發射出了它的反坦克導彈發射器內所裝填著的那一枚‘紅箭’。而正是這一枚導彈將第二輛BMP-1戰車送入了煉獄。
一擊而得手的三輛VN-3型輪式裝甲偵察車立即掛倒檔後撤,沿著1號公路向北退去。不明不白便是損失了兩輛BMP-1型步兵戰車的‘越人陣’第41團此時還沒有醒過味來。前衛連從匆匆收拾了下戰車的殘骸和死難者那燒得如同炭糊樣的屍體之後,便也繼續前行。
不過事情並沒有這樣就結束。所謂‘兵者詭道也’,也不知道是陸戰1營偵搜連-搜索排的這個少尉排長太過膽大包天呢,還是欺負越南人不懂兵法。前後不到十分鍾,剛剛離去的VN-3型裝甲偵察車又殺了個回馬槍。這一次殺得‘越人陣’前衛連可是好一通人仰馬翻。
剛剛憋頭吃了個悶虧的‘越人陣’也不都是草包,至少他們也知道‘敵退我進’。再說這前衛連、前衛連,擔任的不就是前衛的任務嘛。遇山開山、遇水搭橋,遇到地雷先踏上的也是前衛部隊。反正就是一苦活、累活、不是人幹的活兒。基本上也就是個倒黴蛋的差事。
不過說轉回頭,一般的被伏擊是輪不到前衛的,因為誰都曉得中國八路的用兵,虛虛實實,實實虛虛,反正你是搞不清他是有意放走你這個前衛部隊,等著咬你的主力呢,還是壓根就沒有設下埋伏。總之,翻來覆去,複去翻來,就是一句話“忽悠死人不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