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節 總統的心事(1 / 2)

第二章節 總統的心事

“秩序,一種靠力量所維持的約束框架!”原木桌前的安德魯總統顯得很是無精打采,也許這一段時間以來,這位美利堅合眾國的權力第一人實在是太過於疲累了。

透過打開遮陽板的舷窗,總統失神樣的看著機艙之外,天空依然是那樣的碧藍如洗,幾縷絲棉樣的浮雲從機翼下飄然而過,一切都是那樣的讓人心曠神怡。可是在憂心忡忡的安德魯總統看來,這份如同潑墨油畫樣的藍天白雲之彩卻是無法驅散他心中那厚厚的陰霾。

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和中國人的那場戰爭?或者更是應該向前推推,從伊拉克戰爭開始的?又或者可以再向前推推,從911事件發生的那一瞬間,從世貿雙子塔倒塌的那一刻?又或者前推到1979年的蘇軍入侵阿富汗戰爭?誰知道呢,總之這個世界現如今似乎已經癲狂了,戰爭,恐怖主義,宗教極端勢力,太多太多的本是互不相搭的因素居然這樣就扭曲在了一起,糾纏綿繞,就如同一團亂麻一樣。誰能夠解開這團亂麻?美國政府嗎?

從沒有一個時期,一件事情曾經讓安德魯如此疲憊過,但最近一段時間所發生的事情,卻似乎是個例外。歐洲、非洲、亞洲、甚至是南美,太多太多的浮冰在劇烈的碰撞著,迸裂著,如同南極大陸那消融的冰山一樣,難道世界會因此而毀滅?安德魯總統苦惱著搖搖頭。

“美利堅合眾國的利益是存在於全球的”這句話曾經無數次曆任總統拿來作為口頭禪,中東、非洲似乎哪裏存在有石油、哪裏存在有能源、哪裏存在有利益,哪裏便可以看到‘白頭鷹’的身影。什麼‘薩達姆的獨裁統治’、‘伊朗等國是邪惡軸心’,不過隻是糊弄民眾,或者幹脆是為師出有名,而找得理由和借口罷了。這個世界本來就是這樣,遊戲規則永遠都是強者所製定的,而不是由弱者來支配。而要作為強者,就必須存在有足夠的實力。

似乎美利堅這隻白頭鷹就從來沒有缺少過實力,複蘇的北極熊、睡醒的中國龍的確很是強大,它們的力量都是強大到了足以讓世界而為之顫抖的地步,可是即便這樣,無論是莫斯科,還是北京,都不得不來正視下美利堅的力量,畢竟王者之位依然屬於阿美利加。

然而事情並不總是按照白宮的意願來發生的,世界每天都在改變,正如最近正愈演愈烈的南美危機一樣,美國政府不正是忙的焦頭爛額嗎。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或者是從那場侵入到中國大陸的戰爭開始的吧,似乎從那場戰爭開始,世界已然是顛覆了自己的秩序。

望著舷窗外那浩瀚的天宇,安德魯總統苦笑著搖搖頭。誰能夠想到目前美利堅合眾國最大的敵人不是中、俄這兩大宿敵,而是一向是為堅定盟友的歐洲呢。也許這個世界真是瘋狂了。

一向以來,南美大陸都是被白宮視作為是美國的後庭院,盡管南美也有ABC三巨頭(阿根廷、巴西、智利)但終歸在這片土地上隻有一個背後陰影樣的主導力量-美國政府。

無論是在什麼時候,這處美利堅的後庭院都是不能容忍別的勢力所滲入的,自從1823年12月2日美利堅合眾國第5屆總統J-門羅在他的國情谘文中提出了美國對外政策原則時,美利堅合眾國便已經開始了自己在南美大陸的勢力存在經營。

回首到19世紀初,自從托馬斯-傑斐遜出任聯邦總統以來,美國便開始進入大規模的領土擴張時期,而這種擴張在很大程度上又與當時的世界霸主-大英帝國存在有衝突。第二次英美戰爭之後,美國政府修正了自己的擴張策略,不在謀求北吞加拿大,而是南下中南美洲。

1823年8月,在英國外交事務大臣G-坎寧的邀請下,美國與英國結成同盟,以反對俄羅斯、普魯士、奧地利三國的‘神聖同盟’對拉丁美洲的獨立運動的幹涉企圖。12月2日,門羅總統在國會谘文中宣稱美國將不幹涉歐洲的內部事務;美國承認並且不幹涉歐洲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和保護國;但歐洲同樣不得再在美洲開拓殖民地;歐洲國家控製、壓迫美洲國家的任何企圖都將被視為對美國的敵對行為。這份國情谘文也就是後來的‘門羅主義’的鼻祖。

“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 的口號固然響亮,但這也等同於宣布了美洲大陸是屬於美國的勢力範圍。盡管從一定的意義上來說,門羅主義從客觀上起到了避免已經獨立的拉美洲國家再淪為歐洲列強的殖民地的作用,但卻也是美國將拉丁美洲徹底拉入自己勢力圈的開始。

1876年,美國政府出麵調解阿根廷與巴拉圭間的邊界糾紛;1880年,調解哥倫比亞與智利間的糾紛;1881年解決墨西哥與危地馬拉間,智利與阿根廷、智利與秘魯間的邊界糾紛;1895年,在英屬圭亞那、委內瑞拉邊界問題上,美國政府更是迫使英國不得不同意通過仲裁法庭來確定兩國邊界;1904年,西奧多-羅斯福更是將‘門羅主義’推進一步,他在所提出的‘羅斯福推論’中指出,一旦某個拉美國家有事,美國可以幹涉其內部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