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這樣,還不如另行選擇一個機動力量,不過鄭司令員的建議倒是沒得說的,奇襲納土納,從中間直接切開馬來西亞,將馬來半島和婆羅洲之間完整的分割下來,除了可以扼住敵對勢力進入南中國海的通道之外,還可以確保南下直接可以進軍印度尼西亞。
但這樣一來的問題在於,調用的機動力量從何而來?如果印度軍隊投入在東南亞的作戰兵力增加的話,那麼首先需要確保的便就是使用優勢海、空軍力量,一舉將新德裏投入在該方麵作戰的海、空軍力量予以殲滅,近衛集團軍投入在馬來半島方麵,第27空突集團軍控製為機動力量,海軍陸戰隊第1、3旅、陸戰第164機動旅視情況而定。
“目標離去,警報解除。”隨著聲納員打出了安全的手勢,長征109號核潛艇的艙室內的緊張氣氛終於舒緩了下來。
“保持原航向,深度保持150不變。”扶著潛望鏡的艇長回頭說道。
“航向保持,深度150.”一旁的副艇長重複命令到。操控台前的潛艇操控兵按照口令,迅速的重複著口令,全艇內的各部門、單位恢複了警戒前的舒緩。
廚艙內,炊事兵和幫廚的艇員們竭盡全力的想要搞出一頓美味的大餐來,雖然在遠航的核潛艇內,一年四季,365天,處於水下的日子裏,難得見到一次陽光,嗅聞到清新的空氣,哪怕是腥澀的海風,新鮮的蔬菜納就更不用說了,一直都是被潛艇艇員們視作和生命一樣寶貴。但今天,艇員們還是決定用蔬菜和罐頭給艇內的十多名‘海蛟’做頓大餐。
也許這些蔬菜在他們這些陸戰隊員們眼裏不算什麼,但在長征109號的艇員們看來,這便是最為美味的大餐了,還有什麼比一條黃瓜、一個西紅柿更能夠讓人感到生命存在的顏色呢?如果說在陸軍部隊中,病號飯往往就是一碗雞蛋麵的話,那麼在遠航於大洋上的海軍艦艇部隊中,沒有什麼比蔬菜更金貴的了,尤其是身處於水下的潛艇部隊。
或者說這份濃濃的情意的確是讓這些‘海蛟’們感覺到了,當麵對餐桌上那紅豔豔、綠油油的蔬菜做成的‘大餐’的時候,這些即將奔赴沙場的‘海蛟’隊員們卻誰也無法提起筷子。都是海軍,都是中國軍隊,都是炎黃子孫,誰都能夠明白中國哲學裏最為簡單的‘用意’一詞的深意。雖然隻是一頓飯,但就衝著那滿桌的蔬菜,天不怕、地不怕的‘海蛟’們卻是怎麼也提不起手中的兩枝竹筷,那太沉重了。
“都是爺們,吃了這段飯,咱們潛艇部隊的兄弟們送各位好漢上岸。”看著麵前的呆坐著的‘海蛟’們,長征109號的政委十足痞氣的一擼袖子,端起餐桌上的水杯“長征109號的120名艇員敬各位一杯清茶,待到戰爭結束後,咱們兩個單位一定把酒言歡,不醉不歸。”
“不醉不歸!”隨著十多名‘海蛟’端起水杯,壓得著喉嚨的吼聲,艙室內的氣氛被推上了一個男人們之間、軍人們之間彼此惺惺相惜的融洽高潮。
作為‘海蛟’特種作戰營的先頭任務組,這12名隊員將首先登上納土納群島,而後標定登陸場,為其他營主力的滲透登陸做好前期準備,也許他們將九死一生,但至少他們無怨無悔。為共和國的開疆辟土,為大中國的美好明天,為子孫後代打下一個大大的疆土,這所有的一切都是支撐著數十萬中國軍人在這場自衛國戰爭、對日戰爭之後的新一場戰爭裏浴血奮戰的精神動力。
國無外患則必危,如無重壓則頹然,這話一點都不錯,過分的陷入在安逸之中,隻會馬放南山、刀槍入庫,最終喪失自我,但過度用兵卻又是窮兵黷武。這所有的一切都隻是一個‘度’,衡量後好這個‘度’不是這些基層官兵們的事,但“祖國需要、人民需要,指到哪裏,我們便打到哪裏,永遠是永不變色的捍衛國家利益的人民軍隊”始終是數百萬中國軍人們齊聲而喊到口號。這便是共和國的持戈之士給國家、給人民的一份答卷。
為了支持特種部隊的快速部署作戰任務,‘093Ⅴ型攻擊核潛艇裝設有可放出和回收的特種人員運載器及與艇上對接接口。這種被稱為‘精靈’的特種人員運載器可一次容納12名全副無武裝的特種作戰隊員,從而使得特種作戰部隊在快速部署的時候,隻需搭載‘精靈’而無需通過潛艇魚雷管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