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在和我國接壤的阿魯納恰爾邦、阿薩姆邦、錫金邦,這三個地區,印軍的第4軍、第33軍尤其值得注意,第4軍以阿薩姆邦的提斯普爾為部署中心,形成前輕後重的部署態勢,一但你突破部署在那加的第5山地步兵師之後,就不得不麵對部署在阿薩姆邦的第2山地步兵師、第21山地步兵師。”雷石將軍用手指在地圖上做出了一個示意。
“而在西段,由於在所謂的中控克什米爾的問題,所以,印軍第15軍部署在巴拉穆拉的第19山地步兵師、駐列城的第3山地步兵師、炮兵第3旅都是處於在高度戒備之中,更知道我們注意到是,這個軍甚至可以直接威脅到喀拉昆侖公路的安全。”雷石將軍說到“所以第一波的打擊重點,必須是著重於掃清這個第15軍隊所有哨所,摧毀其全部炮兵力量為主體,這一點,興宇啊,你們中南亞戰區的參謀部可是得著重注意。”
蔡興宇將軍點了點頭“這一點,我們考慮到了,畢竟這個所謂的最前沿部隊一直是以形成對巴基斯坦、中國雙方麵的監視為主要目的。我們的意思是,以紅其拉甫的第21集團軍配合拉瓦爾品第的巴基斯坦第10集團軍,對這個第15軍形成決定性的打擊。”
“具體的是這樣,第21集團軍的第61、62 機步師、第12裝甲師,將會同從巴基斯坦第10集團軍直接展開對第15軍部署在巴拉穆拉的第19山地步兵師、駐列城的第3山地步兵師、炮兵第3旅的全麵攻擊。
巴第10集團軍的第12步兵師從穆紮法拉巴德、第19步兵師從拉瓦可特、第23步兵師從曼格拉分別出發,拉瓦爾品第的第111獨立機械化步兵旅、卡裏昂的第8獨立裝甲旅,則是秘密繞著印軍第15軍的側翼,形成機動迂回。
我第21集團軍的第61、62 機步師、第12裝甲師則是從東線發起進攻,留置第63機步師為機動預備隊,隨時準備投入任何需要的位置。
以第6山地師、第4步兵師、第7步兵師、第8步兵師、第11步兵師、第13炮兵旅分別從中線,展開突破,切斷這個第15軍的後退之路,一舉予以殲滅。”蔡興宇將軍在地圖上指點的同時,已經對印軍第15軍做出了命運的安排。
雷石笑道“自高原而下,如同決堤洪水樣,印軍是不可能有足夠的力量形成防禦的。打掉這個第15軍,西線的問題是不大的。”將軍笑了下,頗是具有意味的說道“印度軍方高層的普遍觀點都似乎認為,我軍作戰的最大目的是予以其軍隊以殲滅性的打擊。而不是單單的所謂奪取阿魯納恰爾邦,但關鍵的問題在於,此次我軍的作戰目的是哪裏,新德裏並不清楚。”
“除了這個之外,所謂‘印藏邊境警察部隊’也是我們需要注意的,這1.4萬人的部隊自西而東展開A、B、C、D、E五個防區,設立在加爾各答附近的杜姆杜瑪D防區司令部下轄有7個連,大約兵力在1600人左右,平初啊,這股對拉薩、山南、昌都沿線形成威脅的匪軍,你要特別注意,還有司令部設在大吉嶺的E防區,近千名士兵可以對亞東、日喀則方向形成威脅,這些混蛋不但適應高原山地作戰環境,更重要的是,對我們來說,很難判斷清楚起和藏族同胞之間的區別。”蔡興宇將軍接過話頭來說到。
“乃堆拉口岸的突破之後,就必須要注意第33軍的方向,軍司令部設在西裏古裏的印第33軍以主力-第17山地步兵師駐屯在乃堆拉以南40公裏處,同時以駐比納古裏的第20山地步兵師、駐噶倫堡的第27山地步兵師部署於第二線,作為後方策應。”納蘭的手在地圖上點了幾個點“我的意思是,大縱深的穿插迂回,利用山地步兵的機動性,來次小刀切黃油,一鼓作氣,直接將他們放羊。對印第33軍,我們可以考慮以斬首行動,直接打掉其在西裏古裏的軍司令部,然後以集中三個旅的主力,對第17山地步兵師實施分割,切除。”
“西藏軍區的第52山地旅、第53山地旅、第55山地旅現在已經處於就位了,但問題在於山南的地形本身就不適合大規模的展開力量。”蔡興宇點頭到“這樣一來,小股穿插,實施分割、包圍、殲滅,便是最為著重的戰術,這一點,平初你可是拿手的。”
雷石將手裏的煙蒂甩手踩滅在地上,對地圖上重重的捶下“我這邊會以第13集團軍、第14集團軍,沿著緬甸、孟加拉一線,突入印度東部諸邦,然後實施打擊,以配合你的三個山地旅在東線的‘小刀切黃油’,從而達到將印度三個前置軍葬滅於一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