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回事。”巨響震得玻璃哢啦啦的作響,混帳之極的斯米爾夫準將居然還沒有明白。
“進攻開始了嗎?”當又一聲巨響傳來的時候,從昏昏沉沉中驟然被激醒的斯米爾夫準將這才想起了這是怎麼回事,對了,現在中國人已經兵臨甘托克城下了。
“是的,先生,進攻開始了。”同樣慢吞吞的還有那位可愛的勤務兵,他的回答也是慢慢吞吞的,似乎什麼都不著急一樣,以至於還在當斯米爾夫準將示意將自己的軍服遞過來的時候,這位忠實的勤務兵還在慢吞吞的幫助自己的長官端來一杯熱咖啡。
一支優秀的軍隊首先必須有整潔的軍容,斯米爾夫準將很信奉英國皇家軍隊的這一套‘理論’。也許是印度軍隊中流淌了太多源自於殖民者的習慣,以至於帶有著濃濃的英式血統;又或者是自己曾經在大不列顛的皇家桑赫斯特軍事學院留學過的原因,總之斯米爾夫準將很是對自己的軍容有所講究,譬如無論什麼時候,他都帶著一雙潔白的手套,無論什麼時候,從襯衫到常服,都是熨燙得整齊有角,褲縫更是線條分明,皮鞋也是鋥亮有澤。
這就是一個軍人應該具有的軍容,雖然臨陣,但卻不亂,斯米爾夫準將慢吞吞的穿好製服,然後檢查了下自己是否得體,這才扣上武裝帶,戴好軍帽,對著穿衣鏡再次端詳一番之後,這才將手裏的權杖優雅的反夾在左腋下,喝光了遞來的咖啡,優雅的走出臥室。
時間便是這樣的流逝掉了,至少當這位‘紳士’將軍帶著自己頗是優雅整齊的軍容走進指揮所的時候,整個甘托克外線的戰局已經朝著不可逆轉的方向在迅速惡化著。
“先生們,告訴我情況怎麼樣?” 斯米爾夫準將走進指揮所內之後,接過又一杯熱氣騰騰的咖啡,這次忙吞吞的詢問起來情況。
而在這之前,師部內的參謀們已經忙碌了近半個小時了。而在這半個小時內,整個第17山地步兵師已經在無指揮的情況下做了近半個小時的混亂抵抗。而同樣,中國軍隊已經花了近半個小時掃蕩了整個外圈所有的防禦。半個小時的時間足以改變一切了。
炮兵第4旅的那些155毫米自行榴彈炮發起的猛烈炮擊正使得外線的印軍防禦陣地化作一片火海。在猛烈的炮火掩護下,第52山地步兵旅進行了數次突擊,掃蕩了甘托克城東北方向的防禦陣地,並占領了攻擊出發線。
作為中國陸軍的十個獨立炮兵旅之一的炮兵第4旅並不如同炮1旅、炮2旅、炮8旅、炮9旅那樣的重炮部隊,而是和炮5旅、炮6旅一樣,是作為數字化炮兵的示範旅。
和炮2旅這樣的都是裝備著203毫米榴彈炮的重炮旅,裝備著大口徑遠程火箭炮的炮7旅、炮9旅這樣的火箭炮旅不同的是,炮兵第4旅、炮兵第5旅、炮兵第6旅是三個典型化的具有快速投入的炮兵部隊。也的確是這樣,中國陸軍高層的態度一直都是將這三個旅作為快反部隊的支持力量之一。即火炮的性能以高射速、機動性和精確性作為重要標準。這一點更美國陸軍的某些武器的研製態度是一樣的,也就是說,武器的首要性能,或者說研發標準是以機動能力作為第一位的,這就是說研發基礎是建立在必須能夠適應戰術運輸機的貨艙。如果大運的‘肚皮’內塞不進去,那麼就算性能再好,那也就是白搭。
這一點,美軍也是這樣,為了能夠適應C-130的搭載,許多研發的陸戰武器都被大肆的削去了不少性能,譬如為了能夠讓‘大力神’順利搭載,甚至對戰車的防護性都做了削減。這就是快速反應部隊的快速投入性所決定的。如果無法做到快速部署,那麼還有什麼用。至少走出去和本土防禦是極為不同的。
也正是如此,在將部隊投入道路基礎情況較差的山南地區的時候,炮4旅被劃入到了山南集群的指揮建製下,作為山南集群的重要支撐火力。
就在此時,當無數的炮彈開始轟擊甘托克外線的時候,一場更大的災難正在降臨到印度軍隊的頭上。此時在乃堆拉山口一線,忙碌著的工兵部隊正在忙著鋪就野戰高標準公路,對於一向以工程兵部隊天下聞名的中國陸軍來說,臨時造出一條高標準的道路並不是什麼難事兒。而誰也沒有想到,這條公路將決定下錫金邦印度軍隊的崩潰。對於印度東部軍區司令部來說,悲劇也就隨著這條公路而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