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011章(1 / 2)

第011章

頭一次,路謙站在了祖宗這邊。

太過分了!太嚇人了!

要知道,他上個月才剛經曆了堪稱拿命去搏的會試,那是實實在在的身心備受煎熬。天氣冷得誇張,試題難得離譜,他能全須全尾的從考場出來,就用盡了所有的運氣。因此,就算得知自己沒被取上,他也坦然接受了。

都活下來了,還奢求什麼呢?

結果,等他尋到了合適的書院,又送走了程表哥和秦舉人,才剛適應了書院的環境,就被朱學士提溜到了這裏。

朱學士是昨個兒下午派人來找他的,讓他晚間好好睡一覺,早上吃飽點兒別喝水……巴拉巴拉的叮囑了好一番,弄得他一度以為祖宗暴露了,上頭要抓他過去殺雞儆猴。

萬萬沒想到啊,他被提溜到了這裏。

甚至他還是在宮門口等候的時候,才了解到了大致的情況。

卻說,康熙帝從去年元月就宣布要增設博學宏詞科,時間就定在今年的三月初一。後又因為某些變故,挪後了大半個月,拖到了今日。

朱學士還叮囑他,讓他好好發揮,萬一被取中,前程無量。

天降餡餅啊!

但是吧,也的確怪嚇人的。

這個時候就要感謝祖宗了。換個人隻怕已經嚇傻了,當然路謙其實也沒好多少,但總得來說,他穩住了。

這副不驕不躁的模樣,倒是讓朱學士高看了一眼。

……

康熙帝衝著底下人微微頷首,他沒作過多的言語,很快宣布開考。

偌大的體仁閣裏,早已準備好了桌案筆墨。跟貢院不同的是,這次並沒有小隔間,所有人都必須席地而坐在殿內答卷。當然,也不是真正的席地而坐,還是有個蒲團的,要不然就三月這個天氣,坐個半天也一樣能把人凍僵。

隻這般片刻工夫,路謙已經悄然的掃視過其他考生了。令他驚訝的是,在場的多半人都是四五十歲的老者,尋思了一下先前自己和秦舉人被朱學士邀去參加桃花宴的事兒,他還道這次會碰上一群年輕人呢。

更詫異的是,在場的考生最多不超過一百五十人。

盡管路謙沒通過會試,但他卻知道本屆會試一共取中了三百零七人。這些人全部會參加四月裏的殿試,甭管殿試的成績如何,除非發生極為特殊的情況,要不然這些人最差也能搏個同進士出身。

但那是殿試的情況,這博學宏詞科又當如何呢?

路謙啥都不知道,他能保持鎮定都得感謝祖宗多年來的栽培和磨礪。

很快,他就隨著其他人按順序入座。

這次倒是沒有號子了,隻有小太監引著他們入座,身前矮桌上的文房四寶自是俱全的,除此之外並無其他。

待眾考生皆落座後,康熙帝便宣讀了今日的考題。

試題有二,其一為《璿璣玉衡賦》,其二為《省耕詩五言排律二十韻》。令眾考生直接在紙上作答,並於最末寫上名姓籍貫。

路謙聽得認真,這其實蠻難的,畢竟祖宗一直不曾消停,又是將自個兒團成球拍打在康熙帝臉上,又是索性一屁股坐在康熙帝的頭上。總之,花樣百出到看著就特別缺德。

關鍵吧……

您到底是在折磨康熙,還是折騰您的玄孫子?

好不容易繃住表情聽完了試題,路謙稍稍鬆了一口氣。他打小就在祖宗的手底下討生活,精通的自然也是祖宗所擅長的方麵。像這般作詩寫賦的試題對他更友好一些,若是再來一次會試的那種考題,他覺得自己還是直接放棄比較現實。

趁著低頭研墨的工夫,路謙重新調整了呼吸頻率,凝神靜氣的開始思考如何作答。

早先他得知要麵聖考試時,還十分得焦慮,一則是因為怕試題又是關係到民生社稷的,二則也是擔心祖宗再度受刺激炸毛。

幸好、幸好隻是作詩寫賦。

作詩寫賦自然也不容易,但起碼考的是明麵上的知識,既跟民生社稷無關,又不需要表忠心。也虧得如此,路謙不用擔心祖宗又跑來搞他,像如今這般其實還成,康熙帝離他其實挺遠的,隻要他不抬頭望過去,就看不到祖宗又造了什麼孽。

少許,體仁閣內便已經一片寂靜。

研墨的聲音,也有紙張翻動的聲響,再便是筆尖落在宣紙上那幾乎微不可聞的聲音。

一篇賦文、一首詩,嚴格來說是花不了太長時間的。可饒是如此,路謙也沒想到,在他還處於醞釀之中時,就有人擲了筆。

路謙勉強忍住了沒扭頭去看,隻憑感覺似乎是他右後方的人,他再度深呼吸一口氣,開始提筆揮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