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節 利牙(六)(1 / 2)

第四十章節 利牙(六)

整個查謨-克什米爾地區的防禦在開戰僅僅不到48個小時之內,便是支離破碎。而這最是關鍵的近48個小時內,印度軍、政部門上下絲毫沒有任何的反應。甚至可以說,他們根本就不知道該是怎麼樣去麵對這樣的一種形勢。國家雖然進入了緊急狀態,可是各邦、縣卻根本沒有有效的進入管理應對之中,甚至軍隊、準軍事部隊都不知道該去做些什麼。

亞穆納河岸的爆炸事件使得整個新德裏陷入在一種惶惶不可終日的混亂之中,人們又開始想起了2008年的孟買襲擊事件,國家安全機製的不完善,或者說是官僚們的做事拖遝,使得所有的一切都在朝著不可逆轉的糟糕結局而惡化。48個小時,整個查謨-克什米爾地區究竟發生了什麼,誰也不知道。

陸軍參謀長-哈裏-普拉薩德上將所派出的飛機在降落在烏達姆普爾機場之後,不但沒有能夠接回應該接回的人-正在北方軍區司令部的塞普魯克中校,甚至連自己也沒有能夠飛回新德裏,因為此時的機場正遭到炮擊。而‘灣流’公務機的起飛條件又有限,在這種炮火連天的情況下,根本就無法起飛返回新德裏,以至於機組人員和塞普魯克中校不得不暫時逗留在烏達姆普爾,等待情況的好轉。

第14軍的崩潰之後,緊接著便是第15軍遭到打擊。也就在這天的上午,第15軍司令官-普拉卡什少將的司令部遭到了襲擊,整個司令部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軍司令部內的軍官們非死即傷,普拉卡什僅以身免,他在襲擊的時候,恰好不在司令部內。

普拉卡什少將的第15軍司令部所遭遇的打擊,正是來自在第15軍背後實施縱深滲透的數十支作戰小隊之一。中南亞戰區聯指、北線前指最初製定以縱深滲透的作戰計劃的時候,本身的意圖在於配合當麵敵人突破查謨-克什米爾地區的印軍防線。

而也正是這樣的小隊的頻頻突襲,使得整個查謨-克什米爾邦猶如陷入油鍋樣,到處都是襲擊的發生,政府部門、通訊樞紐、交通要道,到處都在遭到打擊,而本身新疆軍區的各下屬部隊就有很多的少數民族官兵,這些有著典型的中亞(維、塔吉克等少數民族)、歐羅巴人種(主要指俄羅斯族)麵容的中國官兵到處襲擊,到處引起騷亂。幾乎是出人意料的完成了前指所賦予他們的作戰意圖,這種順利幾乎讓人難以想象的。

處於在巴拉穆拉的第15軍所屬第19步兵師的防線一時之間被滲透的支離破碎,至少有六處防禦被內外夾擊的中國軍隊所突破,而這種突破又是極為致命的,因為一旦突破被形成,整個處於在突破位置的部隊也就被孤立成一個突出部,繼而遭到中國軍隊的分割、包圍,就如同1962年的那場戰爭中的經典戰術-小刀切黃油。而這一切,都是在這天上午所發生的。

而處於在東南、東北兩個方向上的戰鬥依然在進行著,當情況很糟糕,從尼木趕來增援的第15軍-第28步兵師的一個旅是整個北方軍區下屬部隊中,最先向第14軍靠近的部隊,然而這支火速趕去增援的步兵旅的下場是極為淒慘的,因為在中國軍隊的猛烈攻擊下,整個列城戰線已經到了不可逆轉的地步,第14軍的第3步兵師已經基本被殲滅了,炮兵旅也被完整的擊潰了,第8山地師的建製被打得支離破碎,唯一的半個旅孤零零的守禦在喀拉昆侖山口,完全得不到策應。而這個時候,第28步兵師的這個旅的到來,就顯得不是時候了點。

更是糟糕的是,本來控製於尼木以東位置上的這個旅並沒有得到第15軍司令部的命令,甚至第28步兵師的指揮部也沒有下令其向拉達克一線展開增援,隻是由於列城方向開始出現潰兵,這個旅才匆匆展開自己的增援,而這個時候,第15軍的司令部已經遭到了襲擊。

一片混亂中,沒有任何的聯係,而處於在南北兩線的第15軍下屬的第28步兵師的主力、控製在巴拉穆拉第19步兵師都在遭到攻擊,到處都是混亂不堪的場麵,根本沒有更多的兵力向東支援列達克,而中國步兵第7師正穿插到了斯利那加的外郊,準備接應正在總是實施滲透作戰的各作戰小隊,這樣一來,這個倒黴的步兵旅的命運也就注定了。

整個外線在中午時分同時遭到了越來越猛烈的炮火襲擊。而戰線上的情況更是一片混亂,猛烈的炮擊一直持續到了下午13點左右,隨即整個正麵線再次遭到了比之前兩個小時的炮擊還要猛烈得不下於十倍的炮火襲擊。第15軍的指揮部在遭到襲擊後,此時還沒有能夠恢複,便是開始遭到了猛烈的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