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節 廖內群島(一)(1 / 2)

第一章節 廖內群島(一)

“哦,我親愛的艾欣塔少校,你過慮了!”達米裏中將放下手中的酒杯,幽綠的苦艾酒在燈光下泛著令人著迷的色澤,而現如今的東南亞政治就如同這杯中的‘綠色寥斯’一樣吸引人,總是讓人沉迷在其中,而無法自拔。

“中國人有能力在這個時候,對北蘇門答臘發動進攻嗎?”達米裏中將嘲諷似的對這個之前一直在陸軍戰略後備司令部工作的少校副官說道“答案是不能,中國人根本沒有這樣的能力。第1軍區將抽出盡量多的兵力,配合廖內群島方向的作戰。”

印度尼西亞國民軍陸軍總共劃分為十個軍區,統轄指揮全國範圍的具體部署情況,第1軍區的司令部設立在棉蘭,管轄北蘇門答臘地區;第2軍區司令部則在巨港,管轄南蘇門答臘地區的防務;第3軍區則管轄西爪哇地區,司令部駐萬隆;第4軍區的司令部在三寶壟,管轄著中爪哇地區;司令部駐泗水的第5軍區則負責東爪哇地區的防務;第6 軍區的司令部設立在馬辰,管轄加裏曼丹地區;管轄蘇拉威西地區的是第7軍區,司令部駐烏戎潘當;第8軍區的司令部設立在查雅普拉,管轄伊裏安查雅及馬魯古地區;努沙登加拉地區的防務則是由司令部駐登巴薩的第9軍區負責;而第10軍區的司令部則駐雅加達,負責雅加達地區的具體防務事項。這種劃分準則基本上就是確定本地的具體軍事事務。

“我們現在隻是需要注意亞齊方向的那些家夥就可以了!”達米裏中將轉過身來,對著自己麵前肅立著的艾欣塔少校說道“告訴班達亞齊的卡瓦爾赫上校,他必須穩定住亞齊省的局勢。隻要軍事力量的威懾存在著,那些蠢貨就並沒有什麼辦法可以製作事端。”

達米裏中將的擔心並不是沒有原因的,畢竟亞齊省這個蘇門答臘島北端特區,從來就是印度尼西亞的麻煩,自從1949年印度尼西亞脫離荷蘭殖民獨立,並以武力占領亞齊之後,這裏就麻煩不斷,因為在20世紀初之前,亞齊從沒有被荷蘭殖民政府所正式統治過,而與之相對應是印尼早在18世紀就已被荷蘭所占領,並在長期的曆史中,被稱作為是荷屬東印度。這樣的背景下,亞齊分離主義勢力自然有理由認為亞齊人應該自己決定自己是否加入印度尼西亞共和國,而不是在雅加達政權的槍口下妥協。

自從1976年‘自由亞齊運動’成立以來,亞齊人更是傾向於以暴力方式來爭取獨立,自那之後,蘇門答臘島就幾乎沒有太平過,如果不是2004年12月26日的那場由印度洋地震引發的巨大海嘯,也許就沒有後來的相對穩定,因為那場海嘯在徹底摧毀了亞齊的同時,也是的印尼政府和亞齊分離主義人士於2005年7月17日,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達成和議,並正式簽署諒解備忘錄。當年12月,印尼軍隊逐步撤出亞齊,結束了近30年的流血衝突次年7月11日,印度尼西亞國會通過了《亞齊自治法》建立亞齊特別行政區。

可是矛盾並沒有這樣就結束,至少在亞齊特別行政區的首府-班達亞齊,依然存在有軍隊,已然存在有分裂主義勢力,由卡瓦爾赫上校指揮的獨立第3空降旅就駐紮在班達亞齊-這座Sultan Alaidin Johansyah建於1205年、是東南亞曆史悠久的伊斯蘭城市之一的城市內。盡管這樣,但軍隊仍然無法有效控製局麵,由於伊斯蘭教最初就是自班達亞齊傳入東南亞,而班達亞齊也因此以‘通往麥加的門戶’而聞名,所以這裏的宗教狂熱是極其令人瞠目的。

“無論如何,必須確保班達亞齊的安全!”吉姆-默菲開口說到“將軍,我不管你是否願意支持廖內群島的作戰,但亞齊的防禦是必須要確保的。”在這位英國人的眼裏看來,無論婆羅洲是否會因為納土納群島的失陷,而會陷入在危機之中,畢竟蘇門答臘才是命門所在。

當然,蘇門答臘島才是真正的命門所在,一旁的鷹司真希也明白這一點,或許說,除了達米裏中將自己並沒有意識到之外,所有人都明白這個作為位於印度尼西亞這個千島之國的最西麵的一個大島,也是全球第六大島嶼所真正存在於戰略上的意義。

全島麵積達47萬平方公裏。,呈西北—東南走向,與赤道相交叉,島嶼的西部為巴裏散山脈,而島嶼的東部則存在有沼澤地;東南與爪哇島隔著巽他海峽遙相而望,北方隔著馬六甲海峽與馬來半島彼此相對,東部跨過卡裏馬達海峽,則就是毗鄰著婆羅洲,而島嶼的最西端則是瀕臨印度洋。

而2004年12月26日的那場印度洋大地震所引發的10米高海嘯,在席卷蘇門答臘西部的沿海地區之後,也使得許多沒有地理常識的人們驟然明白,原來這個位於亞歐板塊的西緣,該島以北地區位於印度板塊邊緣,是為歐亞地震帶的一部份的島嶼,居然會是控製於一個為人所不得不傾向於地緣政治的角度,去思考而觀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