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往的越共全國代表大會中,越方都會要求他國的共產黨代表團前來觀摩大會。但唯有十大,越共首次打破慣例,沒有向任何國外代表團發出邀請。整個大會被外界稱作是一次‘閉門會議’。為期八天的回憶裏,越共領導層不但自我批評,而且還公開向全國人民承認未能落實防止官僚貪汙和鋪張浪費的工作,經濟財政部門的管理和監督未能透明;各級機關行賄和官僚作風、以及‘關係網’和‘裙帶風’等盤根錯節也是嚴重複雜。
越共並不是中國共產黨,後者擁有著極強的自我修複能力,能夠從人民群眾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改革問題,所以中共能夠很好的適任領導著14億中國人民走向偉大複興的大路,從創建和諧社會開始,中共就力所能及的從基礎開始,完善修複整個國家的矛盾。
從汶川大地震,到08年奧運會,中共領導下的中國創造著一個又一個的奇跡,而此時的越共呢?他們除了爭權奪力之外,他們還能夠做到什麼?盡管當時的國家主席陳德良在十大開幕典禮中承認自己有責任為黨內的貪汙腐敗醜聞做出檢討,但誰能夠去麵對這些。
越共本來沒有什麼廣泛的修複能力,官僚作風、極左思想嚴重影響著這個國家、這個政黨的發展。南方的媒體整篇整篇都是刊登著直斥高官、要求官員下台的言論,這並不僅僅是存在有意識形態的問題,而且更多的是被看作為越共內部以南方力量為主的改革派對農德孟的刻意施壓。這也是越共中央所存在有的最大問題。
最初在2001年,農德孟接替保守派的領軍人物-黎可漂擔任越共總書記的時候,很多人都將其視為是越南改革的希望所在,因為從一定的程度上來看,農德孟的‘改革與和解’主張很是受到越共黨內幹部和越南商人的歡迎。可是在在南方勢力為主的改革派眼中,農德孟還隻是傾向改革的‘中立者’,在改革尺度上搖擺不定,是一個典型的弱勢總書記,魄力不足。
在這些改革派認為中,隻有堅定的改革分子才能帶領越南。因此由南方勢力控製的官方媒體對農德孟的質疑,很大程度是被理解為是改革派期望通過正麵施壓,迫使農德孟與保守派劃清界限。要洗刷其政治形象‘汙點’的農德孟必須對推動改革做出更有份量的承諾,才能在黨內謀得多數支持。這顯然是赤裸裸的逼宮行為。
而縱觀那次對越南政治發展有著極巨影響力的越共十大,很多國際觀察家都將其視為是第一次把政治體製改革擺上正式議題的越共代表大會。也是越南的第二輪革新。
這次會議帶給越南的後果是極其災難性的,在越南共產黨第十次代表大會閉幕會議上,時任越共總書記的農德孟最終戰勝了‘挑戰者’胡誌明市委書記-阮明哲獲得連任。可是縱觀新的三駕馬車,農德孟、阮明哲,以及出身南方的明海省委書記-阮晉勇,三人之間有兩人出身在南方。這對此後的越南國家政治走向是極具悲劇色彩的。
和中國共產黨那執政為民的政治作風不同,同時共產黨的越南共產黨盡管隻是小字輩,可是他們卻沒有從中共老大姐手中學到真正的共產黨人的作風,而是學到了老大哥-已然灰飛煙滅的蘇聯共產黨的左派官僚主義。南北方的政治鬥爭更像是敵我之間的鬥爭。
而這個時候,作為北疆鄰國的中國怎麼不會注意到這個南方國家的情況呢。一直謀求著和平發展的中國在最初的時候隻是坐觀著南方的情況發展,即便是2008年度越南因為國內嚴重經濟危機,而選擇以南海問題轉移國內民眾視線的時候,中國政府也隻是冷然麵對。
緊接著發生的事情,也正如中國政府所意料中的那樣,農德孟、阮明哲、阮晉勇這輛三駕馬車並沒有能夠很好的拉住越南的國家走向。盡管越南政府很大程度的上的控製了南方的左翼力量的發展,而逮捕越南《青年報》記者阮越戰和《胡誌明年輕人報》記者阮文海就是越南政府試圖遏製這種情況繼續的惡化下去。可是嚐到甜頭的南方勢力怎麼會就此罷手。
而從國家政治的角度上來說,Official Develpoment Assiata貪汙案帶給越南普通民眾的卻是一道永遠流逝不去的陰影。而這個時候的中國政府,自然也知道怎樣利用這件弊案來從根本上瓦解越南人最終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