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對張麗的態度和融入團隊的方法(3 / 3)

展開想,就容易想遠,因為想到張麗會讓人上火!

這是林雲要極力去避免的。

算了,睡覺,不想和李婧聊天,也不想打電話,因為林雲並不知道如何和李婧去解釋這一日三變的狀態。

解釋不了的東西,就把頭埋到沙子裏,當鴕鳥就當鴕鳥吧!

第二天早上不到七點,林雲就起來了。

等到洗漱時看到廚房的老馬已經在煮麵條了。

“林工,你吃多少,我一起煮了。”

“謝謝哦,馬師傅,一小碗就夠了。”

昨天下午和司機老馬聊天林雲就知道,這邊餐補比項目部多一百五十塊錢,也就是每人六百元。

吳總是要回家吃飯的,林雲和老馬兩人住這裏,兩人的餐補加一起一千二百塊。

出去吃肯定不夠,但是自己買菜來做,不說綽綽有餘,但至少還能吃得不錯。

司機老馬一個人在這裏的時候是這樣幹的,這下多了林雲,這樣安排就更好了。

司機老馬的資曆老,而集團公司對所有員工的承諾是基本工資每年遞增百分之十,人家雖然是司機,但人家比林雲上班時間長多了呀,所以每月至少比林雲多一千多塊錢,人家掙錢多的都沒說出去吃,你一個剛來的肯定隻有入鄉隨俗。

盡量不要搞特殊,不要刻意的讓自己去顯得與眾不同,隨大流也是一種智慧。

懂得經營自己的生存環境,是大智慧。

等林雲洗漱完出來,老馬叫林雲吃麵條,老大哥懂得照顧新夥伴,是人都會有小小的感動的。

常年集體生活養成的習慣,林雲沒幾口就把麵條吃了,然後各自洗碗,林雲先吃完,不但把自己的碗洗了,把鍋也洗了。

人敬一尺,我還一丈,這是相處之道,不懂這樣做的也許是真的不懂,也許是憨憨。

這世界上沒有一件事情是理所當然的發生的,萬事必有因是最好的辯證。

司機老馬這樣做,不但有老大哥對新夥伴的照顧,其實更多的是帶頭示範作用,林雲呢,自然是懂得去承擔這些共同生活中的義務的。

細節不可忽略,忽略了細節,當某種不滿達到頂點的時候,就是決裂的鴻溝。

我們常說看不慣,看不慣,而看不慣就是這樣的細節慢慢積累起來的。

吃完洗完,看時間還早,林雲又開始掃地拖地,這一切還沒忙完,吳總就過來了。

客廳靠窗的位置有三張辦公桌,兩豎一橫,吳建華來了和林雲打了招呼,就坐到一張靠窗豎向的辦公桌前去看什麼文件去了。

耐心是個好東西,吳總有,林雲也有,林雲並沒有因為吳建華的到來,就開始潦草的結束打掃工作,還是在有條不紊的幹,幹到最後還把三張辦公桌和椅子全部抹了兩遍。

“吳總,你讓一下,我把你這個辦公桌和椅子也抹一下。”

“嗬嗬,小林還是個勤快人。”

“勤快啥喲,我們這種地方也不可能請保潔,收拾一下,自己住到這裏,在這裏辦公也舒服些,不能老是讓人馬師傅天天做這些。”

管他什麼廢話屁話,有的時候就得說話,不能人家說了你不接,畢竟現在做的不是工作,不用那麼一本正經,這就是林雲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