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裏邊走出來的孩子都是這樣的特質,而2000年以前大山裏邊走出來的孩子更加的淳樸。
這人叫鄭大濤,是林雲老鄉,四川大涼山地區的,畢業於長沙理工,以前叫長沙水利電力師範學院或者長沙電力學院。
畢業以後在學校的大力推薦下進了公司,分配到項目上,由申得誌帶。
很能幹,很刻苦的一個小夥子,一心想掙了錢給父母在老家西昌買一套房子。
本來這邊項目都要結束了,那時候集團公司好像剛剛準備組建海外公司,而這個小夥子也上了第一批推薦人員名單。
小夥子自己也是非常想去的,所以當師傅的也是不遺餘力的支持。
畢竟出國了,掙得比國內多一倍,對於窮苦出生的大山裏來的孩子肯定是一個機會。
年輕人嘛,意氣風華的,那時候的項目部班子人員構成沒有現在這樣的合理和齊全,小夥子又抓技術又抓安全的,而且都是親力親為的。
出事那天,這小夥子就跨在護欄模板兩邊,把著模板看工人用振動棒振搗混凝土,大家經常這麼幹,而工人也是這樣幹的,誰都沒在意。
結果沒曾想,這倒車的混凝土罐車司機,不知道怎麼回事兒,就把正在澆築的護欄模板擠倒了。
司機連人帶車掉下橋了,把站在模板上振搗混凝土的工人和鄭大濤一起給擠下去了。
二十幾米高的高速旱橋,下邊是斜坡,車翻滾的過程當中,司機死了,工人被模板壓到頭壓死了,鄭大濤命大,沒被車壓倒,也沒被模板壓倒頭。
人救過來了,但除了嘴啥都動不了,大半身不遂呀,生活也不能自理了。
脖子以下全部癱瘓,大小便都要人服侍這種。
本來家裏就經濟條件不太好,父母好不容易養出一個大學生結果還攤上這樣的事情,這對一個家庭而言是滅頂之災呀,還不如死了。
所以這鄭大濤活著,但是還不如死了,因為不但無法幫助家庭,反而還拖累家庭了。
鄭大濤父母就這麼一個兒子,雖然下邊還有一個妹妹,但妹妹是要嫁人的呀,肯定指望不上,這兒子呢,脖子以下癱瘓,那就是成了廢人了呀,估計連生育能力也失去了。
其實這也是慘,即使沒失去生育能力,放任何時候,也沒有幾個女人願意嫁進這樣的家庭來。
公司也是補償了十幾萬塊錢,也發動所有職工都捐了款,包括下邊的包工頭也捐款了,那時候還沒有多少勞務公司,都是叫施工隊,老板都叫包工頭。
大家你五塊,我十塊,他二十的,給鄭大濤一家捐了七八千塊錢,而申得誌還瞞著老婆私下拿了五千塊錢。
五千塊很多了,那時候相當於好多上班族大半年的工資了。
拿到錢的一家人沒辦法,隻能把孩子往家裏弄。
回了鄉下,閑話就多了,農村人嘛,可以理解。
“弄個活死人回來幹啥,還不如死了,一分錢不掙,還浪費糧食。”
這是鄭大濤的爺爺,當著躺在床上的鄭大濤說的。
老頭主張把錢分了,這些年孩子讀書,幾個叔叔伯伯也出錢出力了,都指望著鄭大濤有出息了,改善一大家子的環境。
這到好,沒出去幾年,送回來一個半死不活就剩下一張嘴能說話的活死人。
不過好在帶回來十幾萬補償款,叔叔伯伯就起了點小心思,這些錢可不能浪費在一個活死人身上了,所以攛掇老頭子來主持公道。
老頭子一家之主覺得也對,因為畢竟這個孫子不行了,還有其他孫子嘛,所以就還真來了。
鄭大濤父親,上邊一個哥哥,下邊一個弟弟,總共三兄弟。
按老爺子的方案是直接賠償款分成三份,鄭大濤的老娘死活不同意,說要分可以,但是必須留一半起來給兒子,剩下的分成三份。
也是同意了分,隻是不同意老頭子那種方案,畢竟自己家裏還要養一個半身不遂的活死人,應該多拿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