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相親進行時(1)(1 / 3)

工程人生

第一卷

第二十九章 相親進行時(1)

這世間本沒有愛情,說的人多了自然就會有人相信。

無非是繁衍後代的本能和欲望作祟而已,遠不是世人所憧憬的那樣美好。

為情所困,求而不得,欲罷不能,最終憤而殺人或自殺的戲碼每一天都在這世間上演,愛情隻不過是飲食男女為實現個人欲望的借口罷了,這才應該是其本來的麵目。

大家習慣性的把某些不良情緒,和個人生活的不順心都往愛情這個筐裏麵裝。

本來就是人為創造出來的概念,卻又最終成了世人甩鍋的對象,原本不存在的它,這口鍋還真的不該它背。

看不透,看不穿,迷霧一樣的東西,每個人都迫不及待的想鑽進去一探究竟。

受傷了,吃苦頭了,慌不擇路的又鑽出來,吐口唾沫:“呸,這假玩意兒害人不淺。”

當誘惑再次來臨的時候,按捺不住的欲望,剛才還在痛罵唾棄的人表現出來的那種執迷不悟的向往又重新浮現在臉上。

“我見青山多嫵媚,青山見我當如是。”這是你以為的美好。

“我見青山多嫵媚,青山叫我洗洗睡。”這是某以為的現實。

直白粗鄙的文字並非全無用處,至少能直白粗鄙的表達某對“愛情”粗淺的看法。

-------------------------------------

一大早,內心抵觸相親的林雲卻並未表現出那種深痛惡絕的覺悟,頭發打理一下,胡子打理一下,久未使用的洗麵奶也終於派上了用場。

收拾妥當,穿戴整齊,吃過母親準備的包子和稀飯,帶著女兒就出門了。

女兒要去幼兒園,而這個幼兒園在林雲讀中學的時候就存在了,所以林雲還能輕車熟路。

女兒的幼兒園坐落在老城區的一座公園裏,公園分為前後兩個部分。

公園前半部分是開放式的,登上寬大的階梯依次出現的是文化館,成渝鐵路築路民工紀念碑,成渝鐵路築路民工紀念堂,市青少年宮,市林業局,幼兒園和市電視台。

後半部分是封閉式的園區,有專人管理,但是依舊不收費。

這前邊園區和後邊園區時常有一些演出隊排練和切磋川劇,這是以前林雲最喜歡的節目。

這最前邊的成渝鐵路築路民工紀念堂和成渝鐵路築路民工紀念碑很值得一說。

那是一段特殊而輝煌的曆史記憶。

1949年11月30日重慶解放。

同年12月8日,中。共。中。央。西。南。局正式入駐重慶。

麵對千瘡百孔,一窮二白,百廢待興的四川,以鄧。小。平。同。誌為第。一。書。記的中。共。中。央。西。南。局決心以鐵路交通為突破口,做出的第一個重大決策就是:“以修建成渝鐵路為先行,帶動百業發展,幫助四川恢複經濟。”

在鄧。小。平。進。京。請。示。黨。中。央及毛。主。席後,黨。中。央采納其意見決定立即興建成渝鐵路,並先期撥付2000萬公斤小米為啟動資金。

一窮二白,財力薄弱是難不到中國人民的,以原成渝鐵路工程局為基礎,組建重慶鐵路工程局,後改為西南鐵路工程局。

留用原成渝鐵路工程局全部技術人員,並從全國各地鐵路局迅速調集技術人員和幹部充實成渝鐵路修建第一線,組成了成渝鐵路的技術骨幹隊伍。

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軍。區抽調了3萬多人,組成了軍。工築路總隊。

在那個特殊的時期,他們一手拿。槍,一手拿稿,一方麵要積極的投入鐵路建設,一方麵要打擊國。民。黨。特。務和土。匪的騷擾破壞,既要保證施工進度,還要保證施工安全。

而為了加快施工搶進度,當時還組織了兩萬多由失業工人和經過培訓的遊民乞丐參加成渝鐵路的修建,日薪均為8斤小米。

開工後不久,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在中。朝邊界的越界轟炸,點燃了全國人民抗。美。援。朝的反擊帝國主義熱情,成渝鐵路所有軍。工築路隊紛紛回歸原建製,奔赴抗。美。援。朝的戰場。

在這個內憂外患的緊急時刻,四川的四個行署立即組織成渝鐵路沿線12萬多民工接替了部隊的修建工作,並抽調了大量地方幹部參與到成渝鐵路的修建。

沒有材料,我們自己造,第29兵。工廠成功軋出了新中國第一根鋼軌。

麵對四麵圍堵的國際形勢,國內工業基礎薄弱,材料緊缺的大環境,為了節約鋼筋和水泥,沿線所有的橋梁墩台基礎及中小型拱橋、涵洞幾乎全部就地取材,開采當地的石料修建。

沒有工具和機械,使用的全部是鋼釺、鐵錘、炸.藥、扁擔、竹筐等粗簡工具。

當時的條件很艱苦,連最簡陋的工棚也不多,有些無地方可住的民工甚至在沿途老百姓的豬圈、羊圈安營紮寨。

成渝鐵路全線總造價萬元,政.府投資為萬元,缺口部分全部為地方自籌和老百姓自發捐獻。

光枕木一項,就全部是沿途老百姓自發捐獻的。

準備結婚的拿出了做新床的木材,一些老年人把做棺材的壽木都捐了出來,各家各戶珍藏的多年的楠木、樟木、留著修房建屋的樹木全部伐掉送到工地,短短數月,彙集到工地的枕木多達129萬餘根。

全線民工15萬餘人,林雲的家鄉內江段就組織了12.6萬人,僅內江段沿線老百姓就捐出13萬根枕木。

那句老話怎麼說的:“川人從不負國”

1952年7月1日,全長505公裏的成渝鐵路在重慶和成都同時舉行通車儀式。

這是新中國的第一條鐵路,也是第一條所有材料實現國產的鐵路。

鐵路修成以後,為紀念築路民工的奉獻和犧牲,先後修建了成渝鐵路築路民工紀念堂,成渝鐵路築路民工紀念碑,這是迄今為止我國境內第一座也是唯一的一座紀念民工的建築,碑座上有毛。澤。東親筆題的祝詞:“慶賀成渝鐵路通車,繼續努力修築天成路。”

14米高的全石結構碑身上隸書陰刻的11個大字為:“成渝鐵路築路民工紀念碑”

六十幾年過去了,成渝鐵路至今仍在高效運行,成渝鐵路築路民工紀念堂和紀念碑仍然坐落何矗立在那裏。(地址為四川省內江市市中區梅家山公園,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參觀一下,免費的。)

這是新中國第一代工程人的豐碑,也是新中國第一代路橋人的豐碑,更是新中國第一代築路民工的豐碑,代表的是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勤勞勇敢的精神,理當永垂不朽。

這種事情林雲是從來不去關心的,從十幾歲就搬家到這公園附近,住在這裏二十來年了,從來就沒有好好的去看過一眼,拍照倒是好多次,這貨至今家裏仍然有小年輕時候在這碑身下拍的照片,隻是從未去探尋它的意義罷了。

這世間有很多值得我們去關注和探尋的美好和偉大,但通常都會被我們無視和遺忘。

林雲帶著女兒穿過廣場從紀念碑的一側走過,絲毫沒有抬頭去緬懷一下的想法,這東西看了二十年,也沒啥特別的地方,一堆破石頭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