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感動還是震撼?(1 / 3)

工程人生

第一卷

第九章 感動還是震撼?

我們自詡正義,我們站在道德的最高點,我們拿起鍵盤,我們左批右判。

是誰讓我們有底氣坐在家裏這樣胡亂的指點江山?

又是誰讓我們的疆域無人敢犯?

再華麗的辭藻也堆砌不出老百姓對子弟兵的那種感情,甚至都無法用言語去描述。

很多時候隻能用最平實的話語才能深情的刻畫出老百姓對子弟兵們的那種樸素真實的情感,其它任何語言在這種時候都顯得虛偽又多餘。

“看,當兵的來了。”

這才是老百姓心中的答案。

-------------------------------------

出了項目部大門,路口左側停著三輛拖掛車,每台車上都裝了一輛大型挖掘機。

因為林雲和張萍坐在大巴車第一排左側的位置,對,以前售票員那個位置,張萍靠窗,在窗口依次對著拖掛車駕駛室喊了跟上來。

有些時候林雲挺佩服這女的,嗓門大,不怯場,風風火火的像條漢子,可偏偏這個漢子是一個瘦弱嬌小的女孩子。嗯,未婚嘛,肯定是女孩子,不是大姐大媽歐巴桑。套用一句最好的稱呼,如果她不開口說話的話,應該就是你們口中的小姐姐。

彙合完畢,一字前行,所有的車在跟著領頭的皮卡打著雙閃向目的地駛去。

林雲在車上抽空給監理辦卿工打了電話說了昨天橋台基坑澆築混凝土未報檢的事情,滿口的歉意,言辭懇切,把前因後果及利弊詳細的分析一遍。

卿工倒也沒有在電話中發火,隻是告訴下次澆築之前,他親自過來看過情況後才能澆築,不然就直接報告業主了。無可厚非的事情,因為這是人家的工作。

大約半小時以後,車隊來到了目的地,某鎮小學,進了大門,操場上一側整整齊齊的停了八九輛軍車,有卡車,有吉普。另一邊停了大概四五輛林雲他們這樣的社會車輛,門口有專人指揮停車,而拉挖掘機的拖車停在學校外邊街道公路左側並未進入校園。這些拖掛車老司機都不用你指揮,輕車熟路。

這一路林雲都在神遊海外,雨不知道什麼時候變小的,大巴車在專人指揮下在靠社會車輛這一側停穩,所有人都拿著雨靴和雨衣下車。停車位置正前方的空地上擺著一個帳篷,帳篷上印著應急救援。

因為帳篷一側的空地上還堆放大量救援物資,上麵蓋著防雨的篷布。

領著林雲這一行車隊的皮卡車上下來了一個人,這人林雲認識,工程指揮部的一名姓王的業主代表,在工地上來檢查過多次,林雲和張萍都負責接待過,具體職務不清楚,但是林雲聽大家都叫他王主任,所以林雲也總是跟著叫。

“王主任。”

“小林,小張,你們所有人換上雨衣雨靴,在這裏等一會兒。我去和後勤部的對接一下,看他們需要我們做點什麼。”

說完就進了那頂林雲估計就是後勤部的帳篷,不多一會,王主任和一個中年人就出來了,徑直向林雲這邊走來,和林雲一起過來的工人們按工隊分成幾堆三三兩兩的紮堆在一起抽煙,不過裝備都換好了,所有人換下來的鞋都扔在大巴車來時各自的座位下。

林雲看著站在自己身側的老王也在奇怪,這老王也是個大煙槍呀,怎麼沒跑一邊抽煙呢,不但沒抽煙,鞋也沒換,依舊穿著一雙黃膠鞋,林雲有點納悶兒。

“小林,這是鎮上張鎮長,一會你帶著所有人聽候張鎮長調遣。小張你帶著相機,一會就跟著我,等雨停了,我們去壩上。另外機械呢,一會兒有人來接收。”

張鎮長伸出手來很正式很有力的和林雲握了一下手,林雲有點不太習慣這種握手方式。

“張鎮長,你吩咐吧,看我們幹點什麼。”

“你們的人數我已經聽王主任說了,這樣,你們分成兩組,你帶一組,然後你再選一個組長,分好了就跟我出發。”

林雲哪裏幹過這種事情呀,搶險排險的工程倒是接觸過,但是抗洪沒有經驗呀。還要挑選一個組長,但這事兒張鎮長既然吩咐下來,就必須辦呀,組長讓誰幹好呢。

林雲在三三兩兩紮堆的工人中掃來掃去,熟悉的不多,唯一就橋隊老王比較熟悉,而且老王現在的樣子看起來有點別扭,一個人站在那裏站得標標準準的,也沒抽煙,好了,算你倒黴,林雲打定了注意。

“王師傅,你一會帶領一組人,我帶一組人,等會張鎮長安排做什麼,你們就作什麼,一定要服從安排。”

“好”

老王回答得幹脆響亮,這老王吃錯藥了嗎,那麼大聲幹嘛,林雲也是覺得奇怪,卻絲毫沒注意到張鎮長眼中流露出對老王的讚賞。

“你們幾個師傅跟王師傅一組,你們幾個一會跟著我。”

林雲邊說邊用雙手扒拉人,一會就連自己在內的33人分成了兩組,橋隊老王帶17人,自己這組16人。

離學校大概二百米的地方,一塊大概平整出來修房子用的空地上,地上分別堆著大約幾百個立方的砂和碎石還有土,林雲按張鎮長的吩咐帶著所有工人來到這邊空地,這邊有五六個人看模樣是當地村民的人在裝沙袋,其中還有兩個婦女。

“小林,你這一組人在這裏負責裝沙袋和封口,沙袋不夠了就去剛才學校操場那個帳篷領,王師傅你們這一組負責運輸,我帶著你們把沙袋送到堤壩上去。”

因為這裏本來就有人在裝填和打包沙袋,地上已經密密麻麻的堆上了幾十個已經裝好紮口的沙袋,所以張鎮長說完直接扛起一包沙袋就走,橋隊老王也抗起一包沙袋跟著去了,分到老王那組的工人見張鎮長和老王扛起沙袋就走,也有樣學樣的跟著扛沙袋走了。

林雲這組剛才帶過來七八把鏟子和好幾捆袋子,所有人也兩人一組,一人牽著袋口,一人往裏邊裝填,倒也幹得有條不紊,但是封口就不行了。手忙腳亂的,不行呀,效率太低。

“大姐,你們兩個能不能過來幫我們封袋口,我們隻負責裝。”

這種事還是要讓熟手去做,這是林雲的觀點。兩位大姐見林雲開口,放下手裏的活就過來了。

“小夥子,沒問題的,你們是來幫忙的,有什麼需要盡管開口。陳老二,你和老三也過來幫忙。”

年長一點的大姐一招呼,又過來兩個約莫四十的中年男子,這下好了,林雲帶著工人隻負責裝填,而幾個當地老百姓負責封口,無形中效率就上來了。

大約又過了五六分鍾,從張鎮長他們離開的方向一路小跑過來七八個人,不是老王和張鎮長他們,應該是當地人,全是男的,壯勞力。見林雲這群人在這裏裝沙袋,也沒搭話,各自扛上裝好並封口的沙袋就走。不對,不是走,是小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