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兵:裁軍後留下軍或獨立師應改為以師為作戰單位的師團,即把原來配屬於軍一級的炮兵團摩托化裝備,裝甲坦克團等裝備均配屬給師團。
此外還有陸地防空的直升飛機大隊,還有自動化係統中的指揮,控製通信,情報等組合,皆為師團所屬,使部隊從單兵到各級指揮員,使各種戰鬥,戰鬥支援和戰鬥保障係統都具備戰場信息的獲取,傳輸及處理功能的部隊。
這樣才真正進入到現代化戰鬥時代,這樣才成為未來戰爭的神經。
軍銜:有利於加強中國人民解放軍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有利於軍隊的指揮和管理,增加軍官的責任心和榮譽感,有利於軍隊和國際軍隊的交往和國際軍隊接軌,實行軍官軍銜製度。
我國五五年的軍銜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以來首次實行軍銜製度,是效仿蘇軍。
當時我國的軍隊是分為四等十五級:大元帥,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尉,準尉。
我國適應實行時,大元帥毛澤東不接,隻剩下十四級,後取消了準尉到六五年撤銷軍銜時隻剩下十三級。
全軍五百多萬官兵,大元帥一名,十名元帥,十個大將,五十七名上將,中將177名,少將一千多名。
而今軍隊由五百萬降為四百萬,再降為三百多萬,再實行軍銜可有變化,特別是改革開放軍隊中也要進行軍官的層次也將變化,開國元勳等特殊貢獻者,早已退出軍隊的職務,幾乎離開軍隊指揮與管理為軍隊的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得軍官隊伍,應改為最好的是美式。
美式軍隊三等十級,將級四級,校級三級,尉級三級。
即五星,上將四星,中將,三星,少將二星,一星準將,五星上將相當於元帥,四星才為上將,三星才是中將。
我們應為美式套以中國擬實行的戰區軍官職務等級編製軍銜:
戰區為上將,中將,省軍區為少將,準將,師團長為準將,旅團長為上校,團長為中校,營長為少校,連職為上尉,中尉,排長為少尉。
軍委的總參謀長及總政治部主任為上將————四星上將或一級上將。
專業技術軍官可分為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中將至上校,中級專業技術職務可分為中校至少校,初級專業技術職務可為上尉至少尉。
軍銜製度不僅在人民解放軍的國防部隊中實行,在邊防守護的部隊及其他,如省軍區,地區軍區代辦處及縣武裝部及鄉軍隊特派員都可實行。
省軍區為軍級單位,是戰區等地方部隊的聯結樞紐,負責地方部隊的指揮管理。還有戰區的後勤給養的輸送與籌集,還有新兵的征集和老兵的複員轉業。
軍區代辦處:原為軍分區是師級單位,現降為旅級,因為機構精減成為軍區與縣武裝部的過度單位,還有鄉為縣武裝部的派出代表為連級,可為上尉,中尉軍銜。當然邊防部隊與武裝警察,還有森林消防警察也可評定軍銜,不過要另行評定而已。
以上軍銜要實行的話,武少華可評為中尉副連長,根據五五年評定軍銜看,連排級幹部一般可服役3~~4年,若想長期在部隊服役,必須上軍校深造方可提升。為此,小武還應盡快地上學進修。
至於老班長,因婚姻之事影響提升,又耽誤了上軍校的深造機會,就憑他的軍齡和能力,是可以就任更重要的職務。
一個服役23年的兵,怎麼也評個團級主官————即正團職。42周歲他才是副團職,若按部隊幹部年輕的標準,他幾年之內提不到師級,必然要轉業到地方了。
他想幹什麼?這個也要告訴他早些做好準備,以免將來一旦形成製度,軍令一下來個措手不及。
現在評軍銜也就是個中校,他是個技術高超,經驗豐富的偵查兵,他最好到地方去幹刑警。
莫怡菲是個軍醫,任師級衛生科長,評為副團職中校,上軍醫大學研究生畢業後,碩士學位又加上戰功,可升任屬醫院長,正團職上校,她才三十周歲,如果不斷鑽研業務,成果顯著,還可以升職,或調入軍區醫院,或者軍大所屬醫院,將來升為師一級還是有可能的。
這樣,她夢想當個女將軍,也不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