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艱辛歲月-第二百二九章:陳浩成的麻煩(2 / 3)

馬抗日覺得自己在這麼的在獨立團呆下去真沒什麼意思了,自己搞些襲擊之類的小仗還算是手到擒來,但真的作為軍事指揮員自己肯定遲早要把部隊給帶垮了的。於是到那時候被上級撤職處分,還不如趁早交出兵權去,到後勤部肯定能發揮自己的專長,又能露幾手給首長們看看了,再說在首長跟前工作,隻要自己會做人,將來被看中提拔的機會要比在基層多多了。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後勤部的辦公大院正好和財務科,軍報分社戰地記者組在一起,這往後就能經常的看見楊芳那動人心魄的身影了,自己又多了討好她的機會,何樂而不為那。還有,這縣政府也在榆木鎮上,自己要找吳公望商量追楊芳的事兒也方便了,看來好處多多,所以他對上級的調任感到了十分的樂意,很爽快的就表示服從上級的命令了,這讓劉主任對他有多了一份好感。

本來以為把馬抗日從獨立團團長的位置上換下來,他的思想情緒會鬧很大,幾個領導還想著如何好好做他的工作那,沒想到他竟然如此的通情達理,好像身上一點當年的賴皮像也沒了,真是讓領導們都很高興。

兩天之後,陳浩成在駐地李家莊送馬抗日去軍區報道上任,一直把他送到了莊外的山路上,跟隨馬抗日一起是從鬆山獨立團抽調出來的一個排的戰士,而不出所料的是馬抗日將跟隨自己最緊的方六平帶走了,經上級同意任命方六平為後勤部警衛排的排長了。跟著走的還有小七馮貴,他出任了後勤部的幹事,隻有栓子李長栓被留在了李家莊,現在已經是一個戰鬥連的連長,屬於進步很快的人。

到了莊口外的鷹嘴山山道邊上,陳浩成和馬抗日握手告別。跟著的還有新任的政委胡學毅,參謀長梁祖天。

陳浩成單獨拉著馬抗日的手說:“老馬啊,你去總部不是我的意思,我和你搭檔除了楊記者的問題,其它的我倆一直都很愉快,你承認不?連打敗仗的時候咱倆都互相把責任往身上拉,我是不希望你離開獨立團的。”

“那當然了。”

馬抗日說:“我承認要不是楊記者的出現,咱倆這輩子算是混上了。不過,咱不是說好了嗎,你打頭陣,行了的話算我祝福你倆,不行的話我這個候補再去試試,按說咱也沒矛盾啊。我這次走我心裏知道是因為我瞎指揮大了幾場敗仗,所以軍區認為我不適合做個高級指揮員,我那裏會怨你那,別多想了,過兩天來榆木鎮看看我這個老哥哥,當然了可以趁機去會會楊芳同誌了。”

“我聽說你們後勤部和楊芳她們記者在一個大院裏辦公?”

“不是啊。隻是挨著,楊芳和兩個記者在縣政府大院辦公,是原來的鎮公所的地方。我們是在挨著的李財主的宅子,八路軍來了李財主卷了細軟帶著姨太太們跑到保定去了,所以軍區就征用了他家的院子,我們後勤部機關在第一進院裏,第二進是軍區財務科,邊門挨著縣政府的大門,很方便的。怎麼要我帶話給楊記者,說你要去看她?”

馬抗日望著陳浩成說,口氣裏頗帶有詭異的味道。

陳浩成顯得很胸有成竹的說:“謝謝老馬了,話就不麻煩你帶了,我自己會去找她的。對了,你小子現在離她近了,你可給我小心點,要是亂打她的歪主意的話我饒不了你。”

“怎麼會那兄弟,楊記者是你的所愛,不是有話叫什麼來著,叫君子不搶別人的老婆吧,對就是這句話。我會記著我是候補的,嗬嗬,候補就是後來才能補上去嘛,你還沒退那我就補不成啊是不,放心好了,我幫你老弟看著,誰敢對楊記者有想法,我就叫六子把他大腿給下了,你大可放心我這個老哥,我怎麼會讓你老弟在李家莊呆的不安心那。”

馬抗日嘴上表示的很幹脆,讓陳浩成不由的感動了一下,心想這個人還不算是那麼無賴的人那。

不過事情的發展卻不是陳浩成想象的那麼簡單,這次他榆木鎮借看馬抗日的由頭去看望楊芳的時候,兩人卻鬧了個很不愉快。

本來看到陳浩成到來,楊芳非常的開心,拉著他參觀了自己和兩個戰友工作的辦公室,還去了後麵的宿舍看了看。接著帶他到軍區機關食堂參觀,這幾天馬抗日來了之後,先抓改善機關食堂的夥食質量,讓炊事班的同誌要粗糧細作,還要變化菜肴的質量,要求多養豬養雞,還建議軍區保衛科開放了山下上來的商人的通商通道,讓更多的葷食品流進山裏來。這一舉措很快就收到了成效,原先的窩頭,大蔥,鹹菜和棒子麵糊糊變成了半白麵半玉米麵的鍋貼餅子,偶爾還有肉包子和素餃子出現,大蔥也變成了大蔥炒雞蛋,鹹菜也用油炒了還配有肉絲,雖說肉的數量不多,但口味一下子全變得好吃了起來,讓首長和機關人員及警衛連的戰士們都讚不絕口,紛紛誇新來的馬主任真是太能幹了。

為此楊芳等記者還特地為炊事班的長足進步做了報道,希望在軍區的一個主力團和兩個獨立團中都能推廣開來,學習機關食堂的先進經驗那。現在軍區野戰醫院也派炊事班的人下來學習了,一時間吃好肚皮,練好軍事,準備反擊鬼子的氣勢就起來了,軍區首長們也都說馬抗日調的好,真是人盡其才物盡其用了。

當然,這裏麵還有楊芳的一份不可磨滅的功勞那。

原來楊芳不僅多才多藝,還很是心靈手巧,在家的時候就跟著有一手好廚藝的媽媽學會了做菜做飯,包餃子就是她手把手教炊事班的同誌學會的,還有一些魯菜都是楊芳教出來的,惹得炊事班的人都調侃道“楊記者是我們的食譜,有她來夥食花樣就不愁翻新了”。

在食堂裏,陳浩成和楊芳正好遇見了陪著軍區首長來參觀的馬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