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魚龍難辨-第一百九八章:閻老西的心思(1 / 3)

第四卷:魚龍難辨-第一百九八章:閻老西的心思

在歸綏城裏的閻錫山接到秘書的轉告,說是四姨太江梅的義妹林若梅小姐中午即將到達歸綏非常的高興。自從太原失守陷落日本人之手,這個老西兒一直顯得悶悶不樂,他曾多次召開第三戰區作戰會議,召集晉綏軍將領,國軍將領和八路軍的將領商討如何反攻收複太原的問題。但這談何容易啊,敵我雙方兵力對比雖說差不多,但是在武器裝備和兵員素質上日軍要遠勝過聯軍,因此在戰鬥力上日軍占有絕對的優勢。

因此閻老西一方麵調動部隊頻頻對日軍各占領區發動攻勢,雖說效果並不理想,但卻打擊了日軍不可一世的囂張氣焰,遲滯了他們進軍西北的行動,可以說在陝甘一線國民黨軍也布下了重兵防禦,因此整個山西成為日軍的黏膠,他們在這裏被國軍,八路軍和晉綏軍牢牢的黏住不能動彈了。這也就是為何筱塚義男要和三十七師談判臨時停火的原因,他要將後勤補給及兵員通過隴海路和同濟鐵路輸送到前方來。這才答應了豫東北一線圍困周炳義的日軍前線後退了一百二十公裏。而另一方麵晉綏軍在歸綏及外圍構築了大量的防禦工事,所以日軍想再深入到綏遠也是很難得逞的事情,他們強大的攻勢在晉綏軍麵前也顯得十分的吃力了。

退到了歸綏的閻錫山本來在歸綏就有自己的行署,從前年退到這裏後又興建了一些土木,所以他現在的宅子一點也不比在太原的差。

現在他自己雖說對太原陷落很是鬱悶,但時間長了也就漸漸習慣了。

在作為軍事部署後,他送走客人後總喜歡和參謀長朱綬光在後花園裏走走,談談剛才會議上各種人物的表現和思想動態。

閻老西生於1883年,今年五十六歲,字百川,號龍池,土生土長的山西五台縣河邊村人,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六期畢業生,清朝陸軍步兵科舉人、協軍校,後參加了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還曾是西北軍馮玉祥手下的得力幹將。後來由於長期在山西紮根發展,被人稱為了山西王。

現任國民政府晉綏公署主席,兼任國民黨第二戰區總指揮和晉綏軍總司令。他手下的晉綏軍現有七個師和四個保安旅,有八萬多人馬,在全麵抗戰爆發後也在八路軍和國軍的協同下打了一些仗,如忻口戰役,雁門關戰役,吐絲口戰役和大同戰役等,但勝的少敗的多,最後也沒能抗住了日軍淩厲的進攻而丟失了他長期盤踞的太原城。

因為他還身為山西同鄉會的會長,所以和他親近的人一般都稱呼他為會長,也有稱他為總指揮的。

在林若梅到達的前一天,閻老西照常和參謀長完事後在後花園的石桌石凳前站定,隨後他和朱綬光坐下來後,讓傭人上了茶,正好情報處長奚玉清來彙報情況,便也一起坐下談了起來,這二人都是老西的絕對心腹之交,因此他們之間也就無話不談了。

話談的差不多的時候,副官朱耀宗拿著一份電報走了過來,說是四姨太江梅要他轉告一下會長,說是她的義妹林若梅從太原開完了臨時停火商討會後,已經從太原往歸綏來了,要老爺子屆時出麵接待一下。

這一下卻勾起了閻老西的回憶了,他是在太原的時候拜訪賀墨軒的時候見到的林若梅,那是林若梅還是賀家的大少奶奶那。當時老西兒就被林若梅那超凡的氣質和儒雅俊秀的身態美貌給驚呆住了,要是擱在以往他早想著點子要把這個美人兒搞到自己床上去了,但是一聽說林若梅竟是自己的好友,現任國民政府財政部總監林川武的女兒後,閻錫山有些喪氣了。他要是搞了林若梅的話,傳出去那就後果難料了,至少會被同僚咒罵祖宗了,在國民政府裏也混不下去了。所以當時他就斷了對林若梅的念想,把那種蠢蠢欲動的渴望壓抑在了心裏。

還有,人家林小姐也是成家之人了,又是嫁到了太原鼎鼎有名的大戶賀家,自己要是硬想幹什麼的話,南京政府也要譴責和追究的。再加上搞了自己朋友的女兒,這傳出去了在政府裏也就沒人再看得起他這個山西王了。

後來,江梅要拜林若梅為義妹,閻錫山毫無疑問的是支持不已的了。不管將來有希望還是沒希望,有種聯係總比沒有的好,何況自己的腦子裏總是驅趕不走這個動人的美人兒的影子那。

後來,林若梅回了北平就再沒回到過太原了,但越是這樣閻老西心裏就越想她,有時候想的忍受不了,他還半夜起來作畫,總想把林若梅的形象用畫筆畫下來以解相思之苦。

閻老西的其他三個太太不知道老爺如此辛苦的想著一個女人,隻有他最寵愛的四姨太江梅卻是一清二楚的,從老爺堅決支持和攛掇她和這位林小姐結為姐妹起,她就知道老爺心裏再想著什麼了。

學過幾筆國畫的閻錫山總是畫不好林若梅的像,怎麼畫都不如她的真人來的漂亮,時間長了被四姨太看出端倪來了。

江梅曾問閻錫山:“老爺,你近段時間好像總在畫美人兒那,我看有點像我那義妹林若梅小姐啊,我說的對嗎?”

“哦,你看出來了?”

閻錫山非但不生氣,反而覺得挺高興的。

他說:“這不就說明我越畫越像了嗎,阿梅啊,我閻百川這輩子也許和梅就是有緣分啊,你看江梅,林若梅,都是多好聽的名字啊,人也長的美得很,美得很那。我找過五台山的慧聰和尚算過命那,他說我命裏有二梅,這第一梅不就是你江梅嗎,我想這第二梅非林若梅莫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