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 聞藤甲(1 / 2)

周瑜和孫策在陳到所率霸王騎的護衛下,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丘上。遊俠兒說此山名為武雪,山並不高,隻有不到百米,山東側便為武陵郡城,漢壽城。

站在山丘上向下俯瞰,隻見山腳處有無數茅草樹枝搭成的帳篷,星星點點,分散在曠野之中,將遠處的漢壽城團團圍住。

漢壽城原為荊州治所,隻是劉表任荊州刺史時,將治所遷到了襄陽,漢壽城的地位才降了下來。遊俠兒說,漢壽城有大小二城組成,城牆高約二丈,又有護城河環繞四周,易守難攻。這些蠻族如今隻是將城池圍困,並不急著攻打,而是派遣蠻兵進山砍樹伐竹,準備造梯攻城。

“你可知那蠻王是誰?”周瑜問道。

“那蠻王名叫石峰,早年間曾下山遊曆過,是蠻族中不多的智者,又兼武力不凡,善使一把開山巨斧,這才憑借著智謀和武力登上了蠻王之位。”遊俠兒回道。

孫策粗略數了一遍山下的帳篷,扭頭問道“這蠻族約有多少人?”

那遊俠兒想了想,說道“初時騎兵叛亂約有近萬人,因為一路順利,又有不少蠻族下山加入,如今約有一萬五千之數。”

五千對一萬五千,一比三的比例,饒是孫策對麾下士卒有著十足的信心,仍不由得捏了一把汗。

一名斥候從山林中奔出,來到孫策麵前,將打探到的情報一一說來。

舞雪山的山腳處,有零星的蠻兵駐紮,是為了方便蠻兵進山砍樹伐竹,而越臨近漢壽城,帳篷越密集。在護城河附近,蠻兵們搭建的帳篷更是密密麻麻,將整個漢壽城包圍得嚴嚴實實。

隻是可惜了十月間才種植的宿麥,剛生出芽來,卻被這些蠻兵活生生踩死在田間。

那蠻王石峰或許是智者,但他隻是名義上整個五溪蠻的領袖,實權大部分還是在各個蠻族首領手中。這些蠻人不懂兵法謀略,將漢壽城團團圍住,卻並沒有在四周派遣哨探警戒,在通往漢壽城的官道上布滿了鹿角,設置一些關卡柵欄,便以為萬無一失。

要解漢壽城的圍,不能硬拚,隻能智取。

但看著山間的一片雪白,周瑜確是有些發愁。古今之計,唯有水火二計最為便捷,也最為無情。但荊南地區剛下過一場大雪,這些蠻兵的營寨又極為分散,火攻已是不可取。至於水攻?漢壽城附近雖有河流,但冬季這些河流大多都已斷流,又或者水位太低,變成了小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麵對這種情況,周瑜也有些無可奈何。

既如此,還是先聯係上城中的朱治吧,或許從他口中,能得知一些有用的情報。

周瑜和孫策商量了一下,便決定讓陳到率領一百霸王騎突破蠻兵的包圍圈,進入漢壽城中,與朱治取得聯係,同時振奮一下城中的士氣。

得到命令的陳到稍作調整,便帶著身後的一百騎如猛虎下山般直奔漢壽城而去。

山丘的坡度並不陡峭,反而十分平緩,十分有利於騎兵的起步。經過一段加速後,霸王騎的速度提升到了最大,一路上,無論是攔路的鹿角亦或路中的關卡,都被陳到等人借著馬力紛紛挑到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