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不教胡馬度陰山(下)(1 / 2)

第九十一章 不教胡馬度陰山(下)

第九十一章 不教胡馬度陰山(下)

無名高地是一片丘陵小山,此時此刻盧良才連長和他所率領的二營三連的六十多名士兵就駐守在無名高地西北靠近公路的山坡上。雖然他們隻是負責一團側翼陣地的二營麾下的一個不滿員的步兵連,但是盧良才連長和他手下的士兵們卻並沒有就此掉以輕心,昨晚一撤退到這以無名高地為主的第二道防線之後,他們就連夜趕工,在原先就已經構築完成的隱蔽良好的防禦體係上再次進行加固,忙活了一整晚,隻是在十七日的清晨輪流休息了三小時。

二營三連駐守的這片山坡也不是過於平坦開闊的正麵山坡,而是略有起伏,部分地段的坡度甚至超過四十五度的高地地形,是理想的阻擊戰地形。一團的作戰參謀們認真的規劃了整個二營的阻擊陣地的具體部署,使得整個陣地恰好扼守在側翼陣地的咽喉之上,而三連的這個陣地隻是整個二營陣地上的一個突出部而已。整個一團陣地前後部署了三道戰壕,第一道戰壕位於正麵坡地的雷區後方,擁有輕機槍射擊掩體,擲彈筒工事和輕型迫擊炮射擊陣地。並且有數道交通壕鏈接到側翼的第二道戰壕(即二營所在的戰壕)和第三道戰壕,擁有加固的木排,沙袋,麻繩等加固掩體的團指揮部和電台等位於第三道戰壕的側後方。團屬迫擊炮小隊和四門70毫米口徑步兵炮就位於第三道戰壕之內,居高臨下轟擊衝破了雷區的阻擋正在衝殺上山的鬼子兵們。

在王鐵漢師長精心的布置和安排之下,一團和三團的陣地布置都差不了多少。當日軍衝擊雷區後方的第一道戰壕的時候,會遭遇第一道戰壕之中的以步槍,輕機槍,擲彈筒,手榴彈為主的步兵輕型火力和布置在第三道戰壕裏的擲彈筒和步兵炮的集中打擊。同時一團和三團都一反常規的將以馬克沁水冷式重機槍為主的重機槍射擊陣地布置在了陣地兩側的第二道戰壕之內,這樣一來不但不容易被日軍正麵部隊後方的敵軍炮火進行壓製,而且還能對攻入中國守軍陣地的日軍部隊進行側射,可謂是防不勝防。

由於之前連續兩天跟大久保旅團的激戰,王鐵漢師長吸取了重機槍射擊陣地容易被敵人發現,召來日軍火炮和坦克車等重火力的定點清除,導致最為依仗的重機槍射擊陣地輕易就被提前擊毀的教訓。王鐵漢師長下達了嚴令——除了師直屬炮兵營周圍用來壓製敵軍火力的兩挺馬克沁之外,其餘步兵團配備的馬克沁水冷式重機槍不得在同一個射擊陣地停留發射超過十五分鍾,否則很容易被日軍遠程炮兵部隊用榴彈摧毀掉。重機槍配備在側翼陣地的同時,必須有至少兩個後備射擊掩體可供重機槍隨時轉移。雖然眼前的日本人擁有大口徑火炮和裝甲車輛的掩護,但是他們擁有大量的步兵部隊,重機槍這種可以給步兵造成巨大殺傷的武器依然是中國守軍陣地上最為仰仗的支柱。自然,二營三連的阻擊陣地也是遵照王鐵漢師長的命令而如此構築的。

日軍三個步兵中隊,五百多人的隊伍居然被盧良才連長率領的一個六十多人的減員將近百分之五十的步兵連依靠地形而擊退了。不甘心失敗的日軍步兵中隊中隊長們自然不會就此善罷甘休。三個步兵中隊留下了一些機槍手和擲彈筒小組對三連陣地進行火力壓製,其餘人等則開始重新發動對三連陣地的又一輪進攻。日軍步兵們哇哇怪叫著,瘋狂的叫囂著,大喊著“天皇萬歲!”的口號離三連陣地越來越近,鬼子們猙獰的麵容被中國士兵們一清二楚的看在眼裏。

“打——”盧良才大吼一聲,將手中駁殼槍的射速調到了最快,“噠噠噠——”彈夾之中的十多發子彈一口氣全部掃射了出去,陣地前方的山坡上被子彈打得沙石飛濺,槍聲一響,又有四名日軍士兵上身中彈,撲倒在地。進攻的日軍士兵看到了驚人的一幕,隻見在前方的中國守軍陣地上,數道火紅的彈道橫掃過來,在空中似乎形成了一片密集而耀眼奪目的火網,遮天蔽日一般的籠罩在了進攻的日軍部隊身上。

衝在最前麵的日軍步兵們好似被無形的火鐮收割的麥子一般橫七豎八的倒下一大片,有的撲倒在地,有的仰麵朝天向後倒去,還有的則如同一屆橫木一般僵直的順著有一定坡度的山坡一路翻滾了下去,一些更慘的則直接被火力強大,子彈穿透力極強的馬克沁水冷式重機槍重機槍直接擊中,整個上半身打得血肉飛濺。日軍的這次進攻再次遭遇了憑借地形優勢,居高臨下進行射擊的中國守軍的迎頭痛擊,日軍步兵們雖然一貫推崇寧死不退的武士道精神,但是麵對這種壓倒性的重機槍的持續掃射還是無法前進半步,不得不潰退了下來,躲在了山坡上一處重機槍夠不到的岩石堆後頭,隻是在衝鋒的路上再次留下了一大片日軍步兵的屍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