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年獸 二十二章 倒黴的老道(1 / 2)

第三卷 年獸 二十二章 倒黴的老道

想到這裏楊帆覺得有些荒唐,但仔細一想曆史上好像不管那個朝代到了末代都會發生很大的災難,一次兩次還能用巧合說明,可幾乎那個朝代都有就有些說不過去了。比如三國演義開頭就有這樣的描述,建寧二年四月望日,帝禦溫德殿。方升座,殿角狂風驟起,隻見一條大青蛇,從梁上飛將下來,蟠於椅上。帝驚倒,左右急救入宮,百官俱奔避。須臾,蛇不見了。忽然大雷大雨,加以冰雹,落到半夜方止,壞卻房屋無數。建寧四年二月,洛陽地震;又海水泛溢,沿海居民,盡被大浪卷入海中。光和元年,雌雞化雄。六月朔,黑氣十餘丈,飛入溫德殿中。秋七月,有虹現於玉堂;五原山岸,盡皆崩裂。種種不祥,非止一端。

又比如元朝末年,黃河在白茅堤決口,又碰上接連下了二十多天大雨,洪水泛濫,兩岸百姓遭受嚴重水災。有人向朝廷建議,把決口的地方堵住,另外在黃陵岡開挖河道,疏通河水。公元1351年,元王朝征發了汴梁、大名等十三路民工十五萬和兵士兩萬人,到黃陵岡開河。

修河工程開始了。民工們在烈日暴雨下,被迫日日夜夜沒命地幹活,可是朝廷撥下來的開河經費,卻讓治河的官吏克扣了去。修河的民工連飯也吃不飽,怨聲載道。民工挖河時,發現有一獨眼石人,上麵刻著莫道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至此拉開了元朝的滅亡。

現在大明朝外憂內患,又遭逢如此天災,難道這一切真的隻是一個道士渡劫引起來的嗎?楊帆想不明白,隻是覺得這一切太過巧合,也太過不可思議。但真要說這上天真的有警示未免有些荒唐,可這一天先是從年獸開始,接著穿越,經曆書中的大災難,再到現在的神仙渡劫,沒有一件不是荒唐到了極點的事情,神仙,神仙,難道這個世界上真的有神仙嗎?

楊帆愣愣想了半天,越想腦袋越亂,扭頭看了看穿著青色長衫的雲山,他那金光閃閃的身體又不得不讓他相信。他晃晃腦袋把這一切甩開,想要搞清楚這天災到底是怎麼回事已經不在他能力範圍之內了,何況這些也隻是他的猜測,現在要緊的是把年獸製服,不能在讓他闖禍。

雲山見兩人都不說話,又問了一句:“你們也不知道當今世上的事嗎?”

張西瓜咳嗽一聲:“前輩,我倆和你一樣都是在山中修行,又那裏知道俗世發生了什麼?現在的問題是前輩隻剩下了元嬰,這該如何是好?”

聽到張西瓜問,雲山歎息一聲:“貧道渡劫惹得上天大怒,肉身都被毀去,想證天仙位已經是不可能的了,現在隻剩下一個元嬰,也隻能修個鬼仙了。”

這下連張西瓜都有些驚訝的問:“前輩,我隻聽師傅說修仙,修仙,難道這修仙還能修成鬼仙的嗎?”

“我教認為修道有先後之序,成仙有高下之分,所以道教神仙亦有品位層次之分。關於仙品的分類方法很多,《仙術秘庫》對其加以歸納總結,稱“法有三乘,仙分五等”,其五等仙為:天仙、神仙、地仙、人仙、鬼仙。基本上奠定了神仙品位的基礎。鬼仙又稱“靈鬼”。指修道者未能煉至純陽,死後出陰神,乃為鬼仙。《鍾呂傳道集》:“鬼仙者五仙之下一也,陰中超脫,神像不明,鬼關無姓,三山無名,雖不人輪回,又難返蓬瀛,終無所歸,止於投胎奪舌而已。”

鬼仙為修煉之最下乘。丹道上講指僅僅限於基礎的性功修煉階段。修證之時.身如槁木.心同死灰,神意內守,悟人頑空。到撒手了結之時,定中能出陰神,陰神屬於清靈之鬼,而非純陽之仙。在修煉之時,有人年事已高,肉體衰朽,或者環境困難,無從保障,今生修成已無望,乃用此法,可出陰神,以為下輩子繼續修證.同樣屬幹鬼仙。此法有:投胎、奪舍、借屍、轉世等。現在我隻剩下個元嬰,隻有鬼仙這一途可以走了。

“那前輩有什麼打算?可有需要我倆幫忙的?”張西瓜忙問。

“唉~~投胎重來,貧道心有不甘,奪舍乃是邪道,貧道也不想轉世,隻能是借屍了。元嬰無肉身是極脆弱的,要是被邪道眾人看見貧道就危險了,恐怕就會被抓去吸掉,借貧道的元嬰來漲他們的功法,不過你倆就別想了,你二人身上一點修道的痕跡都沒有,就算貧道隻是個元嬰收拾你倆也是片刻之間。”

張西瓜咳嗽一聲:“前輩這說的是什麼話?你我都是道家子弟,見到有困難自然要幫把手的,你放心我們兄弟絕對不是那樣的人。”

雲山見他信誓旦旦的說,沉默了一下:“你倆口口聲聲說的修道之人,身上卻一點根基都沒有,你們到底修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