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章 崖山一戰淚猶(1 / 3)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

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

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

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

三綱實係命,道義為之根。嗟予遘陽九,隸也實不力。

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

陰房闐鬼火,春院閟天黑。牛驥同一皂,雞棲鳳凰食。

一朝蒙霧露,分作溝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嗟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豈有他繆巧,陰陽不能賊。

顧此耿耿存,仰視浮雲白。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

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文天祥

蓋古之大賢,浩氣蕩蕩,塞乎蒼冥,生為忠烈,死為鬼神,德行彪炳千秋,芳名流芳萬年。誠為後學之師,萬世之表。

南宋末年,蒙古韃子侵略中原,烽煙四起,兵燹之禍彌漫,民不聊生,江山有累卵之覆,黎民有倒懸之苦。

自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得了天下,宋多重文輕武,百姓富足。

俗語雲: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宋皇無能,遠不及秦皇漢武之霸氣,近無唐太宗李世民之雄心,整日沉溺絲樂管弦,杯盞花間,不思進取,以為萬世太平。

致有靖康之恥,半壁之失。

及後又懼嶽武穆功高震主,屈死千古名將,誠可恨也。

宋儒林升作詩諷: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當汴州。

宋,官家無能,文武氣高。

玄天上帝,於三十三天,見南宋氣數將盡,眾生劫難加身。

遂遣天權文曲星,開陽武曲星,破軍星下閻浮提南宋國,先後托生母胎。以顯天地正氣,倫理綱常,為末劫眾生,開示人道正理。

文曲星以天眼觀,見贛州泰和縣梅溪有一婦人。名曾德慈。

嫻靜淑德,忠貞賢良,孝順姑舅,勤儉恪禮,於己自薄。

文曲星見之,心裏歡喜。曰:“善,此我母也。”

慈持家疲累,坐於石凳小憩。

夢一五彩神人騰雲而來,驚覺,遂後有孕。

胎足子降,得一麟兒。

取名雲孫,字履善。皆為祥瑞之名。

雲孫天資過人,三歲能誦五經,七歲能詩,神童也。

年及長大,生的相貌堂堂,溫潤如玉,十分清秀,顧盼燁然。

後大考,宋理宗欽點狀元,奪得魁首。

賜名天祥,字宋瑞。光父母,顯祖宗,為人所羨。

未久。父喪,天祥返家守靈。

路至中途,遇一相士攔路。

天祥下馬,拱手曰:“道人,攔路何為?”

道人將祥端視一番,告曰:“善人,汝俊秀如鬆,氣如翠竹,雙眸清明,木氣大旺,世間少有,鬆竹者,色青而直,氣節高雅,汝當為正直之人;天祥者,天之祥瑞也,汝當為萬古忠烈;但汝雙眉帶劍,恐有刀兵之災,萬望小心。”

祥笑曰:“死生禍福,何足論也,但求俯仰無愧,丹書撰名,死何憾也!”

道人隨即不見。

祥大驚,曰:“此必為神人警示於我。”

又喜道:“我母教吾學嶽武穆,盡忠報國;吾曾觀諸先聖像,自言:沒不俎豆其間,非夫也;今得神人語,我死當與先聖為伴,吾願足矣!”

歸家慟哭其父,守孝三年。

因蒙元侵,官家驚懼,欲遷都,天祥奏曰:“乞斬宋臣,以一人心。”為奸臣所怨,壓下奏折,不予上報。

天祥憤,自免而歸。

國事危急,理宗再起為刑部郎,因譏奸臣賈似道,被彈劾罷免。時年三十七歲。

後又起用湖南提刑。

德佑初年,韃子軍威勢猛烈,江上告急,下詔勤王。

天祥散盡家財,舉義旗,轄內豪傑勇士,耕夫走卒,乞者婦人,無不雲集,皆慕天祥之忠名,甘願前來聽調。

其友人勸阻:“今韃子軍三道鼓行,破郊畿,薄內地,君以萬餘烏合之眾,欲與此豺狼之兵抗之,是,何異驅羊博虎。”

天祥怒目曰:“吾如何不知。然國家養育臣庶三百餘年,一朝有急難,征天下兵,竟無一人一騎入關,吾深恨此,故不自量力,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義士將有聞風而起者,義勝者謀立,人眾者功濟,如此社稷猶可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