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醫德(2 / 2)

直到一隻商隊誤入到了這杏林當中,我們一打聽才知道,說是那年天下大疫,三十名醫道名家舍生取義,配合著術法大能布陣,拿自己救人得來的信力鎮壓了這蠱蟲。

我們這才明白為什麼是選救人最多而不是醫術最好的三十個人,這周圍漫山遍野的杏樹便是我們當初救下的人的信力所化,就是它們鎮壓著地下的蠱蟲。

之後我們也就明白了,根本不會有人來接替我們。我們當時痛苦極了,覺得自己受到了背叛。”老人輕描淡寫地說著曾讓他痛苦萬分,甚至陷入絕望當中的事,仿佛這些不過是他聽來的故事,“我們也曾經想過,既然朝廷不仁,那就別怪我們不義。”

“我們打算直接離開這杏林村,至於這蠱蟲,我們已經鎮壓了不知道幾個十年了,也算是仁至義盡。可無論我們走出多遠的距離,隻要我們回頭,總是能看見這村口。

我們這才徹底明白,我們根本沒法擺脫這份責任。我們是世人口中舍生取義的醫道名家,這些信力鎮壓著蠱蟲,也同樣鎮壓著我們。

當時我們全都陷入了消沉當中,還做了些錯事。後來我覺得,反正我們在外麵都已經是所謂的醫道名家了,那不如就做些醫道名家該做的事情——我們要破解這六足龍蠱。

憑什麼你這蠱術就那麼厲害?我們就是要用我們醫家的手段來破了她的蠱術,我們三十個人難不成還比不過她一個人嗎?我們就從地裏把這六足龍蠱給挖了出來,反正有周圍這片杏林在。

我們開始研究這蠱蟲,但足足花了百年的時間才弄明白這蠱蟲居然也是大宗師。我們當時就都泄了氣。不過很快就又振作起了精神,反正我們是不會死的,熬也能熬成宗師吧。

可足足五百年過去了,一開始偶然闖入這杏林中的人還能對我們的事跡留有模糊的印象,變成了一無所知。我們都能感受到自己離所謂的宗師境就差一線,但這一線卻猶如天淵。最後我們不得不承認,天資上的差距不是靠著努力和時間就能彌補的。

我們又再度陷入了絕望當中,當一個人擁有了悠久的壽命以後,怕的不是目標困難,而是沒有目標。就在這時我們撿到了衛鳶,與其說是我們救下了被拋棄的她,倒不如說是她救了我們,給了我們新的活下去的目標。

之後你也知道了,我們教給了她這一身醫術,把希望寄托在她身上。可是這孩子實在是太年輕了,假如再給她幾年時間,她絕對能領悟出自己的意象成就宗師境,成為第一位醫道宗師。

可我們已經沒時間了,哪怕我們不把那份執念化作青耕意象,也已經撐不了多久了。鳶兒她未曾行醫,沒有信力來鎮壓蠱蟲,這六足龍蠱又要出去為禍人間。所以我們幹脆兵行險著,沒想到還真成功了。

他們其實不止把破解六足龍蠱的執念化作了青耕意象,還把看著衛鳶成長起來,看著她離開這裏的那份執念交給了我,所以我才能活下來,支撐著周圍這片杏樹林來鎮壓這蠱蟲。

如果鳶兒破解完六足龍蠱不離開這村子的話,那她就會接替我成為承受這杏樹林信力的人,到那時她會被永遠困在這村子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