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金戈鐵馬 成長-第一百零三章 南京混亂 娘的!幹了
原本準備一鼓作氣和日本人鬥一鬥的蔣介石一下子被這個突如其來的情報給震驚了,現在他手中精銳都大多數集中在淞滬這一帶,在北平那一帶隻有宋哲元的二十九軍還有那個石友三,要說這個宋哲元可能就數在場的馮玉祥最為熟悉,曾今為西北五虎將之一他可以說是驍勇善戰,但在中原大戰之後吉鴻昌、梁冠英、焦文典、葛運隆、孫連仲等部相繼投自己;龐炳勳、孫殿英、劉春榮等部脫離西北軍。西北軍餘部約六七萬人在宋哲元、張自忠、劉汝明、童玉振、 孫良誠、秦德純、趙登禹、張維藩等人的帶領下,退入山西,名噪一時的西北軍就此分崩離析。1931年1月,西北軍殘部被張學良收編,成為東北邊防軍第三軍,宋哲元任軍長,秦德純、劉汝明任副軍長,馮治安任三十七師師長,張自忠任三十八師師長。那年6月,改番號為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
但成為國軍的他們日子也不怎麼好過,張學良給了二十九軍五十萬元的安置費以後就撒手不管。晉東南是閻錫山經營多年的地盤,二十九軍 駐紮在此寄人籬下,軍費無著,窮困潦倒,士兵們衣衫襤褸,形同乞丐。一年多後二十九軍移防察哈爾,不得不夜間行軍,就是怕被人當作土匪。但在機遇巧合之下他擔任了察哈爾主席主席,率部參加了著名的喜峰口戰役.
雖然宋哲元在這數年招兵買馬,兵力高大數十萬之多,但是屬於旁係的他們根本得不到大量武器的支援,察哈爾也正由於是一個窮省,才被宋哲元趁機霸占了.而且由於淞滬會戰,最為精銳的三十八師也被自己調到這裏,使形勢更加嚴峻起來.
聽到這條消息的馮玉祥和張自忠臉色也嗖的變了起來,別以為馮玉祥一直被蔣介石囚禁在南京,不甘寂寞的他平時都十分關注著自己老部下的情況,尤其這個宋哲元,可以說他嫡係中的嫡係,這次聽到那幾萬人竟然被數十萬關東軍給嚴嚴實實的包圍起來,怎麼能不擔心.
張自忠知道這個消息更加緊張起來,要知道北平可能是整個西北軍所僅剩的地盤了,自己部隊的好多戰士都是北平一帶的農民,讓他們知道家鄉被鬼子侵占後,那說不定能引起嘩變.
張自忠默默的看著那同樣陷入沉思略帶憤怒的蔣介石,懷疑蔣介石這究竟是不是借刀殺人,難道他已經料定日本人會打日本人,所以將西北軍最後的精銳都調集過來,“委員長,北平可萬萬不能放棄啊!”
蔣介石知道這個時候不采取點什麼措施,會傷了那些遠道而來的戰士的心,萬一到時候影響軍心,士氣降了下來,自己可是什麼都沒了,“傳令,命令衛立煌的第五路軍準備迎敵,同時通知山西的閻錫山和張漢卿的東北軍準備隨時接敵的準備,三天後出發!”腦子一下子冒出的幾支部隊被蔣介石迅速下了命令,當然他也不可能讓手握重軍的胡宗南放鬆對那些赤匪的監視。
深知老蔣在北邊軍力配置的張自忠也知道,這已經是老蔣的極限了,華北那裏是一望無垠的平原,沒有任何隘口的軍隊根本就不是空地一體化日本人的對手,他隻希望自己長官能見機行事多給西北軍留點種子。
“放心吧,日本鬼子這隻是分散我們的注意力,隻要我們這裏打好了,日本鬼子不會輕舉妄動的!”蔣介石看到眼前兩位大將似乎有不穩的跡象,連忙替他們打氣著。
馮玉祥這個時候充分顯示出他作為倒戈將軍的氣勢,其實說他反叛如吃飯一樣的他其實對這種大的局勢看的還是清楚的,他朝張自忠打了幾個眼色,暗示他此時他們兩能做的隻有將這裏的鬼子打疼,打死,才是對宋哲元那裏最好的幫助。
在送完馮張兩人後,蔣介石又連忙發電報給在蔣鼎文 湯恩伯等嫡係做好後撤的準備,同時下令給陝西附近的胡宗南加緊剿匪行動,在紅軍剛剛安定下來之時,趁他們還未 安頓下來,給予致命一擊。
在下完一係列命令的蔣介石此時發現自己其實是最為空閑的一個人,看著身邊忙碌的身影,完全幫不了任何忙,知道自己是那種越幫越忙分子隻好靜靜的坐在陽台上,默默的看著東方,為將來的一係列戰爭默默的祈福著。
就在南方如火如荼的進行戰爭準備時,處在華北的國軍也不安定,在看到大批精銳關東軍在那一節節車廂裏源源不斷的沿著那剛修繕完畢的鐵軌運到錦州,然後從陸路做著汽車一批批的送進預定目標。
而北平城的宋哲元也可以算作惶惶不可終日,從34年開始,日本就不斷挑起事端,迫於日本的壓力,國民政府同日本簽訂"何梅協定",同意國民黨中央軍、東北軍及黨務、特務機關從河北及平津撤出,雖然自己被撤銷了察哈爾的主席位置,但是附近沒有其他勢力的宋哲元發展的更快,但由於宋哲元相信中央要向二十九軍開刀,在北平的他被大批漢奸包圍,如王揖唐、曹汝霖、陳中孚等人物紛紛登門拜訪,勸說宋哲元投靠日本。宋哲元有所立場不堅定,同意蕭振贏去和土肥原接觸,隻要感覺情況不對頭,就立馬公開投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