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一百零一章 這樣的攻勢(1)(2 / 2)

四叔領受命令:“是,我會盡快通知錦囊,但請問是否準備充足後即可發動攻勢?”

“你認為呢?”一號還沒有回答,二號先問了一個問題。

“我認為應該盡快啟動,”四叔低頭瞄了一眼剛才給楊明參考的資料,暗自吞咽了一口唾液,回答說:“據因為躲避核汙染而回流的僑民反應,自海嘯引發的核災難發生後,大難當前,一方麵,象東京這樣的大城市出現了搶購潮,商場超市裏麵的商品一掃而空,連加油站裏都沒有油了,另一方麵,災區的難民在領受賑災物資時,場麵相當的有序,那種有序場麵給人的印象是以其說是冷靜,還不如說是冷漠,並且對其他國家的賑災物品諸多挑剔,好像那不是捐獻的物質,而是他們小鬼子真金白銀買的一樣,由此可以感覺到日本社會的矛盾,再加上大災當前,日本政府並不是一心一意怎樣解決核災難,怎樣防止核汙染的擴散,而是在這種敏感的時期,向我國和半島南邊國家提出島嶼主權訴求,並叫囂與我國必有一戰,足以說明這個國家的政府已經嬗變得不可理喻,這個國家的人已經失去本性,我認為國家在這種情形下,我們的軍事力量必須要保持高度的警戒,而錦囊那邊則應該以最快的速度跟進,怎樣也不能放任小鬼子們囂張。”

“同意,要盡快再給小鬼子一個打擊,那些日本人裏的某些畜生不教訓是不行的,”一號回應著四叔的請戰要求,想了想,然後告訴四叔:“政治局主張維持現狀,軍委則主張進取,理由是我們開發了這麼多新武器,今年內首艘航母鐵定加入現役,還有兩個月後,即將開展和北方大國之間的聯合軍演,這一切如果不能成為我們保家衛國的工具,那我們要這些有什麼用,國家養兵千日又有什麼用,所有的因素結合起來,可以說目前這種兩國間關係的狀況下,是一個非常好的時機,軍委堅決要求采取攻勢,政治局並不支持軍委的意見,但也不反對,最折衷的辦法就是默認軍方的任何行動,在這種敵弱我強,還是日本人首先挑釁的形勢下,我覺得不能錯過這個機會,我們作為共和國的軍人,必須不折不扣執行任何有利於民族大業的任何事,我希望這次我們堅決拿下,是解決的時候了。”

楊明終於明白了一號所說的攻勢,原來是要從琉球這邊下手,參照北方大國對待那幾個島嶼的方式,依據二戰結束時候的波茨坦公約,對琉球提出主權訴求,即使不能成功,也必須要日本人知道這個國家今時已非往日,任人欺淩的日子一去不回,而隻要日本人在琉球這邊分心,那一定可以策應龜島那邊。

如果如一號所說,到時包括航母啦隱形飛機啦什麼別的新武器的全部將會被派上用場,這樣一來,可就是大陣仗了,小鬼子本來幻想用核武來對抗,隻是在楊明和北方大國的精英們共同的努力下,核武變成了一個幻夢,但是如果小鬼子將影子大國拖進對抗當中,隻怕到時主要是考驗各自政府的耐力和膽量,這個試探後果可能很嚴重,不過如果前怕狼後怕虎,隻怕暫時失去的領土將會變成永久的事實。

這就是敢於亮劍,楊明心裏暗暗鼓勁,國民們盼這個決定盼了多少年了,幾十年前我們已經站起來了一次,而這次,我們要永遠永遠地在東方站立著。

楊明霍地站立起來,眼睛死死地盯著一號,眼睛裏流露出一個深深的渴望。身邊的四叔有點詫異,抬頭看了他一眼。

楊明大聲對一號說:“請首長下命令,我要參加這次的行動。”

一號嗬嗬笑了幾聲,轉頭對二號說:“你看看你們的同誌,多積極,真是好同誌。”

二號含笑不已,回答說:“你就下令吧,別賣關子了。”

“好,”一號麵上笑意未退,回眼直視楊明說:“三天後,你去維多利亞灣的天星碼頭,找一個叫林棟梁的人,他是港青聯的中區負責人,他將會帶領十來個人出海,這是我們知會了特區政府放行的船隻,我們已經和林棟梁打過招呼,你找到他後說明來意,並隨他出海,目標:龜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