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段(1 / 3)

,傷的不清,“謝謝你。”

“皇上,嚴重了。不過,這真的值得嗎?”福全欲言又止的看著他。

康熙隻是搖了搖頭“我該放手讓他自己往前走了。”話語中的心酸與無奈一覽無遺。

福全隻是無聲的歎了口氣,就算他如今依舊是貴為天子,卻終是抹不去,這個如今早已過而立之年,坐擁天下的人,是他的弟弟。福全的眉梢有了微微的動容,這便是天家的悲哀吧。

========================================

作者有話要說:明天請假一天,發燒了,要去看醫生,抱歉,抱歉。。。

78

其實早在太子射出那支箭的時候,康熙已然察覺到了不對勁,隻是他不曾選擇了躲,許是為了還他前世欠他的。可當他那支箭真的穿透進他的身體的時候,他突然發現自己竟然會如此的不舍,那刻,他再也無法掩藏自己的心,他是真的很在乎他,在歲月的變遷中,他終是成了他生命中的無可替代,更有一絲解脫,他終於可以放下曾經。

許是執念,許是不想把他一個丟在漆黑的夜裏。當夜,康熙便醒了過來,太子爺倒在雨中,他的一舉一動,他不是不知道,隻是那刻他選擇了克製自己,沒有去見他,更是讓人封鎖自己醒來的了這個消息。

他想看看他的能力可否真的擔起自己的江山,更想看看他是否真的在意自己的生死。他一直在乾清宮期盼的等著他的到來。

隻是,他卻在乾清宮外卻步了,康熙從窗外,看見一襲單衣的他,消瘦的臉龐,木訥的神情,忽而望著乾清宮笑了起來。康熙的心疼的可想而知,他知道,他活在了無法原諒的愧疚之中。康熙是解脫了,可是,太子卻是陷入無邊無際的折磨中,他一閉上眼,腦海中便全是他開弓,那箭沒入康熙胸膛的景象。這讓一個從小飽讀聖賢書的他,永遠無法解脫出來。

胤禛和康熙骨子裏的冷血,誰都沒有料到他會變成這樣。那刻的康熙,有著無法言喻的心疼,胤禛做了什麼,他又何嚐不知。

隻是,他選擇了入局,以身換取他的解脫。他和胤禛何嚐不是在互賭,隻不過看誰賭得贏罷了,而如今看來,他們似乎誰都沒有賭贏。

直到福全帶走了他,胤禛唯一料到的便是康熙對太子的愧疚,他既然出來了,就絕對不會把太子一個人留在危險的地方,事實證明,康熙也的卻是如此。

他把自己的親兵,天子暗衛全部都給了太子,更留下了詔書給他,以防萬一。卻是讓他陷入了無窮無盡的心結中。

從小陪伴著他長大的康熙又怎麼會不知,他那別扭的性格,他一邊恨著他們的欺騙,一邊卻又無法原諒自己親手將箭射入了他的胸膛。

唯有福全那句薑太公釣魚,願者上鉤,才挽救了他。他始終不是個傻瓜,相反是個極度聰明敏[gǎn]之人。

待到浮華散盡,他的清醒又回來了。帝王的教育挽回了他,他終於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一襲太子袍,他沒有放出那道聖旨,一如他所言,他想要的東西,從來不需要靠別人的施舍。

他隻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滅退了一切的流言蜚語,以太子的身份監國。繁華褪盡,滄桑歸來。那個曾經最至情至性的眼眸終究化成了最清冷不羈的氣質,如雪清冷,霸氣而又威嚴。隻不過,那樣的太子,甚少再有笑容。他比康熙更易接納新事物,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人們仿佛在他的身上看見了康熙的影子,卻又不是康熙。

他的生活總是寂寞的了,批閱折子,下發政令,忙完了便回他的毓慶宮,去哄他的兒子。每每之時,他總會想起那個男人,曾經是否也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