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腥風】-第四章 另有文章(1 / 2)

第一部 【腥風】-第四章 另有文章

第四章 另有文章

【湯度進入特訓班,這是國安係統對失職者的一種溫和的懲罰,名為學習鍛煉,卻又有“冷藏”的意味。湯度感到懊惱,發奮練習射擊術。他並沒有意識到,特訓班設立的許多課程,都是重大任務執行前必備的作料。】

2006年寒冬,朔風咧咧。

BJ國際關係學院特訓班。

湯度在教室裏認真的聽講。這裏都是二三十歲的小夥子,自己這個五十四歲的老特工夾雜在裏麵十分刺眼。他不僅對去年年底擅自行動萌生了懊惱的情緒。如果當時沒有擅自行動而是等待上峰指令的話,自己也難辭其咎,就算不追究張海陽的死,沐陽下落不明的責任誰來承擔?湯度又一次陷入新一輪自責中。

特訓班的成員來自全國各地的國安部門,基本上都是選送生。湯度對這些學員毫不在意。雖然都是年輕人,可是出於工作的敏感和習慣,大家交流的很少,基本上每天都是三點一線:宿舍、餐廳、教室。如果還有其他去處的話,那就隻有圖書館和訓練場了。

學習內容包括射擊、徒手搏鬥、外語、攝影、監聽等,湯度對射擊的興趣超過了其他科目,經常一個人跑到靶場練習點射。他對移動靶的點射水平很快就超出了教練的心理承受能力。

三周後的一天,德國教練布瑞吉悄悄地對湯度說:“956(特訓班每個學員都編號代替名字,以相互區別而不公示姓名。注:國家安全部的特別規定。)我覺得你已經沒有繼續練習打靶的必要了,你已經用你的成績證實了我存在的不必要。”

德國人笨重的幽默讓湯度感到很不自在。湯度是特種兵出身,射擊屬於必須重視的課題。

布瑞吉淡然笑道:“956,我很欣賞你們中國人的頑強毅力,可是我覺得自己有必要告誡你,射擊術屬於一種科學,需要係統的理論和認識。過度訓練,你最終麵對的不隻是獎杯和榮譽,還有瓶頸。”

湯度淡然一笑,略帶謙恭的對教練微笑致意,離開了打靶場。此後他逐漸減少了靶場射擊練習的次數,到最後隻有在射擊課目的時候才去摸槍。

五十二歲的人了,還能為國家做多少工作呢?國家明文規定,像他這樣的副處級到五十四退二線,自己再幹兩年就可以退居二線休養了,正常的工作秩序,組織是不會去動用退二線的老同誌的。“老同誌”這個稱謂蘊涵深意。國家安全部門退二線的年齡比正常時間順延三年,也就是說自己到五十七歲退二線,還可以幹五年吧?湯度想到這裏,就不禁慨歎歲月如梭。

30年前。1976年,湯度22歲,瘋狂的年代,他表現出了特立獨行的冷靜。他沒有參加揪鬥老幹部的行動,也沒有上街貼過哪怕一張大字報,他所參加的群體活動僅限於義務勞動。因此他被扣上了“不關心政治”的帽子,但由於是烈士後代,根紅苗正,屬於被特殊保護的人群。所以也沒有那個造反派敢動他。其實,即使是想要打倒他,也不會那麼容易,老家山東的湯度,從小就一身橫練的筋骨,肌肉發達,膂力過人。他從部隊借調到國防部的時候老大的不情願,一個訓練有素,身懷絕技的精英到國防部做文職,的確有些寒磣人。

好在他1986被委派到福州軍區參謀部搞情報分析,在那裏度過了三十年的光陰。

“光陰荏苒啊!”湯度追思當年,忽然意識到隆冬的寒風刺激著自己的臉頰。臉上恍然有些紅暈。

“湯組長,你好!”一個熟悉的聲音傳來,湯度抬起頭看到不遠處一個滿臉陽光的年輕人,身側還有一個穿著紫紅色羽絨服的女人。

“這位是國安部的紫羅蘭同誌,他代表“四二零”專案組來給你布置新任務。我是司馬琨,就不用介紹了吧。”司馬琨微笑著,緩緩的說。司馬琨是湯度的下屬,剛畢業的大學生。

他的神情和語態,怎麼看都不像是一個隱蔽戰線上的國安人員,更像是一個熱衷NBA的中學生。

紫羅蘭開門見山的說道:“2006年4月20日,我方情報人員獲悉,東北大興安嶺某處,疆獨組織“聖戰團”建立了一家化工廠,生產了一種高強度生化武器,可以通過空氣迅速傳播,導致人類腦萎縮。他們的目的是通過恐怖襲擊造成大規模人員死亡,從而破壞2008年奧運會,敗壞我國形象。湯度同誌,從現在開始,你的代號叫做“東北虎”。你和代號“棕熊”的另一位同誌聯合行動,打入聖戰團,爭取在2008年元旦前摧毀這家化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