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節 尾聲故事(1 / 3)

夏秋之分,煙雨迷蒙。

在寥寥十幾名衛士和幾名帝國高層的跟隨下,聖武皇帝再次來到了四川省內的邛崍山。綠蔭掩映的山林裏靜靜地臥著一座規模不大但用料上乘、巍峨莊嚴的皇家園陵。上百個墓碑在園陵裏整整齊齊地排列著,仿佛在訴說著無言的故事。

望著墓碑上那一個個熟悉但已經遠去的名字,皇帝的眼睛濕潤了,忍不住潸然淚下。

這裏是帝國的皇家園陵,並且已經有100多人永遠地長眠在了這裏。

皇帝畢恭畢敬地給每一座墓碑上香,並依次地深深三鞠躬。做完這些事情後,皇帝感到有種輕微的舒暢,是的,一切都已結束了,戰爭結束了,這段艱苦卓絕的奮鬥也已經結束了。

“我們有多少個兄弟躺在這裏了?”皇帝望向身邊為自己打著傘的蕭浩然。

“當初一共157人,但在迫降過程中有49名兄弟當場遇難或傷重不治,後來一起奮鬥的共有108個兄弟。如今,這108個兄弟裏也已經有75個安息在了這裏。眼下躺在這裏的,共有一百二十四人。”蕭浩然唏噓道,“皇帝呀,就剩下包括我和你在內的33個人了。不過,我們睡在這裏也是早晚的事情。人生百年,白駒過隙呀!江山代有才人出,我們也會慢慢地和我們的時代一起離去,和所有的兄弟在這裏重新團聚。”

皇帝淡淡地笑了笑:“是啊,我們時代也快結束了。這個,也會是永遠的秘密了。”

蕭浩然點點頭,意味深長地道:“是的,永遠的秘密。”

皇帝想了想,又感歎道:“幸好,我們沒有辜負上蒼的安排。所有逝去的兄弟,都可以瞑目了,我們百年之後也是坦然無憾的。我們已經奠定了中華民族永世昌隆的基業,至於如何發揚光大,那是後輩子孫們的事情了。我們的故事,已經結束了。”

蕭浩然笑了起來:“今天我來的時候在成都大街上路過一家書店,聽到店老板說了一句話,覺得很適合對我們的故事進行概述和總結。”

皇帝感興趣地道:“什麼話?”

蕭浩然微笑著道:“那個店老板說,‘從現在開始,印中國地圖和印世界地圖沒什麼區別,反正需要的版麵和尺寸都是一樣大的’。”

皇帝不禁笑了。

蕭浩然也笑了。

站在延綿的山林裏,眺望著遠處無窮無盡的大地和山川,君臣兩人對視爽然而笑,笑得愜意而滿足。笑聲穿過濛濛的雨幕,久久地回蕩在帝國此時遼闊無邊的土地上。

世界大戰結束了。

這場席卷全球的戰爭爆發於1910年11月1日,結束於1914年8月1日,曆時三年零十個月,戰火波及亞洲、歐洲、澳洲、非洲、北美洲和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共五大洲三大洋。除南美洲諸國以及北歐三國(挪威、瑞典、丹麥)和永久中立國瑞士外,世界絕大部分的國家和地區以及超過20億人被卷入戰爭,這也是人類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破壞性最強、對世界格局改變最大、對世界影響最深長的一場戰爭。交戰雙方分別為由中德奧三國組成的同盟國陣營和由英法俄三國組成的協約國陣營,戰爭最終結果以同盟國的全麵勝利而告終。

這場戰爭的性質是兩大列強集團爭霸世界的全麵較量,主要原因是以中華帝國、德意誌帝國、奧匈帝國為首的新崛起的世界第三代列強挑戰以英帝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俄羅斯帝國為首的已經稱霸世界的世界第二代列強的全球殖民霸權地位而引發的全麵戰爭。在這個過程中,原屬於第三代列強的意大利帝國先是參加了英法俄集團,但在戰爭中後期轉投了中德奧集團;美利堅合眾國雖然也屬於第三代新列強,但由於和英國的傳統關係而加入協約國;西班牙、葡萄牙、荷蘭、比利時屬於已經衰敗沒落的第一代列強,為了挽回本國被第二代列強掠奪走的殖民地,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戰爭後期也投靠了同盟國陣營,聯合第三代列強對抗第二代列強;而荷蘭和比利時則直接在歐洲戰爭中被德國吞並;奧斯曼帝國不屬於三代列強裏的任何一代,是在亞非歐三大洲交界處延綿了六百多年的伊斯蘭老牌帝國,但由於長期遭受英法俄的侵略而加入同盟國陣營以報仇雪恨;東亞的日本國原本也屬於新崛起的第三代列強,但在世界大戰之前就已經被同樣屬於第三代列強的中華帝國所打敗並完全控製。

同盟國陣營:中華帝國、德意誌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羅馬尼亞王國、保加利亞王國、希臘王國、芬蘭共和國(同盟國對俄戰爭期間從俄國境內獨立出來的新國家)、西班牙王國、葡萄牙王國、愛爾蘭共和國(同盟國對英戰爭期間從英國境內獨立出來的新國家)、墨西哥合眾國、蘇丹王國、意大利帝國等;

協約國陣營:英帝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美利堅合眾國、俄羅斯帝國等;

中立國地區:南美洲地區、瑞典王國、挪威王國、丹麥王國、瑞士聯邦,印度共和國(同盟國對英戰爭期間從英國殖民地獨立出來的新國家)等;

雙方參戰兵力和軍民傷亡:

中國:1000萬兵力,軍人傷亡150餘萬,平民傷亡30餘萬;

德國:700萬兵力,軍人傷亡300餘萬,平民傷亡50餘萬;

奧匈:300萬兵力,軍人傷亡180餘萬,平民傷亡60餘萬;

奧斯曼:250萬兵力,軍人傷亡160餘萬,平民傷亡100餘萬;

意大利:150萬兵力,軍人傷亡40餘萬,平民傷亡20餘萬;

英國:400萬兵力,軍人傷亡250餘萬,平民傷亡100餘萬;

法國:500萬兵力,軍人傷亡400餘萬,平民傷亡220餘萬;

俄國:380萬兵力,軍人傷亡350餘萬,平民傷亡700餘萬;

美國:750萬兵力,軍人傷亡100餘萬,平民傷亡300餘萬;

同盟國共投入2500餘萬兵力參戰,軍人傷亡900餘萬,平民傷亡300餘萬;

協約國共投入2200餘萬兵力參戰,軍人傷亡1100餘萬,平民傷亡1400餘萬;

交戰雙方耗費的資金超過200億兩白銀,造成的損失超過1000億兩白銀;雙方共投入約5000萬兵力參戰,最終死亡(軍人和平民)1200餘萬,受傷(軍人和平民)2500餘萬。

戰爭結局:

中華帝國和德意誌帝國分別稱霸東西方,成為新的兩大超級帝國;

奧匈帝國、意大利帝國的國力都突飛猛進,成為僅次於中德的兩大世界性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