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9月3日,新華通訊社和俄羅斯通訊社國際文傳電訊聯合報道:中國國防部長曹剛川上將訪問俄羅斯期間,俄羅斯國防部長兼俄羅斯聯邦副總理謝爾蓋·伊萬諾夫在黑海海濱城市索契會見了曹剛川上將,並宣布俄羅斯將出售大型遠程運輸機和空中加油機給中國軍方。據俄羅斯主要財經報章《公報》較前的報道,這項交易總價值達十五億美元,共涉及三十八架伊爾-76運輸機和伊爾-78加油機。伊爾-76運輸機的綜合性能接近世界最領先水平,堪與俄羅斯空軍最先進的安-124大型運輸機相媲美,其運輸能力大大超過中國空軍的現役主力運-8運輸機。伊爾-76運輸機最大航程5000公裏,最大起飛重量170噸,可運載40多噸軍用物資或150名全副武裝的士兵,還可以運載高射炮、步兵戰車、輕型坦克、輕型火炮、裝甲車、防空導彈等重步兵武器,是一款較為先進的大型遠程運輸機(運八由前蘇聯的安-12運輸機衍生防製而來,最大起飛重量隻有61噸)。

2010年9月9日,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六國在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境內的阿拉木圖市及奧塔爾市附近的諸兵種合成訓練場內舉行了代號為“和平使命-2010”的聯合軍事演習。這是上海合作組織內部成員國舉行的第七次聯合反恐演習,中方共派出1個陸軍戰鬥群、1個空軍戰鬥群、1個綜合保障群,約1000餘兵力參加這次演習。9月25日,聯合軍演圓滿結束。

……

四川青城山天文台的檔案室裏,珍藏著一份清末光緒年間由當時四川總督劉秉璋所記載的一次發生在四川成都地區的天文現象。根據天文學家的反複研究,最終認定這段史料記錄的是當天發生在成都上空的一次隕石墜地事件。其原文如下:

“光緒康寅年間(光緒十六年,即公元1890年)八月初八辰時一刻許,餘晨起於庭院,恍然天色突變大赤,雲霾翻湧起伏不定,滾雷巨響充耳不絕,塵泥草木房舍皆震動顫抖不息,山川亦栗,雞狗人流四散奔逃。餘等俱大駭,舉目遁聲仰視,見赤霄穹空間,旭陽噴薄東升,一巨星猝然自日心突現,由東向西從天而降,其大如鬥,焰紅如血,氣勢破空驚天,望者無不驚懼莫名。雷音風浪洶湧如潮嘯至,振聾發聵,百裏可聞;江河水麵波紋迭起,浪濤鼎沸。星飛如梭,橫躍半空雲霄,其尾跡長數百丈,粗數丈,似巨型禮砲,色澤如脂,繞日三時而不消。俄爾,星墜於邛崍岷江亂林,烈焰拔地飛天,崩裂如塌,山民鄉夫驚疑為地動,惶恐奔逃如斯,落地之巨音數十裏可聞。旋爾,強風驟起,橫掃如卷,三裏方圓,林木草莽盡伏於地,其有百歲丈粗之巨木,亦攔腰而半折。勢如天崩山動,黑雲噴湧如霧,旋起焚山烈火,三晝夜而不滅。是日,成都萬餘人曆目所見如此。餘等誠惶誠恐,伏地而拜,禱祝天靈諸神。此巨星自日心飛出,乃‘太陽星’乎?太陽星突如臨世,其禍福吉凶亦如何?…”

……

時間倒流到整整一百二十年前。

此時正是光緒十六年。統治中原神州的大清帝國此時已經猶如一個風燭殘年的垂暮老人般步履蹣跚、老態龍鍾,這個東方帝國運轉了五千年的國家機器似乎已經開始崩潰。自從英夷在五十年前悍然挑起了第一次鴉片戰爭以來,清帝國外強中幹的虛弱本質在一係列的慘敗中陡然間暴露無遺。國家統治者為自己的盲目自大、閉目塞聽而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不知不覺間,曾是東方之主的華夏中土已經遠遠落後於西方崛起的紅毛諸夷。眼見英國人用軍艦大炮轟開了這個東方大國的國門並搜刮到了第一桶金,被利益刺激得心急如火的西方列強們紛紛急不可耐地蜂擁撲向這片古老的土地。大清帝國在風雨飄搖中猶如一棟即將坍塌的大廈般搖搖欲墜。雖說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但眼下也已經在苟延殘喘了。而所謂的“同治中興”,隻不過是將死前的回光返照而已。此時的整個世界,已經刮起了一場又一場的變革颶風狂潮,科技、工業、政治、軍事、思想、意識形態等人類的諸多方麵都在一日千裏、日新月異地不斷前進著、變化著。而古老的中國,則在這個波瀾起伏的時代裏已經遠遠地落後於世界民族之林了。四麵八方一起蔓延來的烈火,讓這個古老的帝國在席卷全球的變革時代裏熊熊燃燒。

中國在烈火中燃燒著,要麼灰飛煙滅、化為烏有;要麼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四川,成都。

晨曦微露,東方露出一抹魚肚白。濕潤而炎熱的夏季氣候濃密地籠罩著這片天府之國,風起雲湧,雷雨不斷。城中巍峨雄偉且富麗堂皇的四川總督府裏,四川總督劉秉璋正莊重地麵朝東北方向,畢恭畢敬地整理著身上的官服。他身著一身幹淨整潔的正二品文官補服,胸前的錦雞紋繡圖案栩栩如生,頭戴起花珊瑚頂戴花翎,脖子上掛著一串晶瑩剔透的琥珀朝珠,腦後的那條花白辮子也梳理得油光可鑒。整個人在穿戴整齊後渾身上下都洋溢著一股不怒自威的封疆大吏氣勢。成都距離京師足有四千多裏之遙,身為赫赫“西南王”,劉秉璋同京師朝廷的聯係大多都是靠八百裏加急的奏折(有線電通訊),他本人並不經常進京麵聖或覲見老佛爺。盡管身處天高皇帝遠的疆土邊陲地區,但劉秉璋在個人的言行舉止上都仍然嚴格謹遵朝規。雖然談不上寬以待人,但劉秉璋也確實做到了嚴以律己。身為大清的九大封疆總督之一,劉秉璋自知肩膀上責任重大,因此不敢有絲毫懈怠,每天早上在成都總督府舉行的總督政會之前,他都先認認真真地把官服穿戴整齊,並對著東北京師方向長跪遙拜,以彰顯自己對聖上和對老佛爺的忠誠恭敬之情。

客觀上講,劉秉璋對大清、對光緒皇上、對慈禧太後確實是忠心耿耿,對國家和人民也是勞苦功高。他是鹹豐十年的進士,踏入官場後,劉秉璋一直把北宋名臣範仲淹的那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名言作為自己的座右銘。長毛匪(太平軍)叛亂時,正在翰林院就職的劉秉璋毅然投筆從戎,投效當時的江蘇巡撫李鴻章,為其積極出謀劃策,深得李鴻章的器重,被編入淮軍慶字營領軍作戰,他屢屢親自率軍上陣出生入死,曾被太平軍火槍打傷一條腿,在剿滅長毛匪以及後來剿滅撚軍的戰事中都立下了不小的戰功。隨後,他在李鴻章的一手提拔下步步高升,慢慢積功累進為江西巡撫,成為淮軍集體的核心人物之一。在左宗棠收複新疆的戰事中,劉秉璋也嘔心瀝血,為左宗棠西征大軍籌備糧草軍餉出了很大的力。之後,在剿滅台灣黃金滿匪幫的戰事中,他更是運籌帷幄、戰功赫赫。而真正讓劉秉璋名揚天下的,則是他在光緒十一年間爆發的中法戰爭裏的出色表現。當時身為浙江巡撫的他親臨海疆防線,指揮了著名的鎮海戰役,率領清軍奮勇反擊入侵至中國海灣內的法國軍艦,三戰三捷,擊沉法艦一艘,將法軍打得落花流水。這一戰,讓他的仕途和聲譽都躍上了人生巔峰,全國各地家喻戶曉,連老佛爺慈禧太後都聽聞了他的事跡。隨後,平步青雲的劉秉璋在光緒十二年元月從浙江巡撫榮升為了四川總督,成為一方封疆大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