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段(1 / 3)

書名:平江物語

作者:鳳鳴朝

☆、清明·宴之宮(其一)

春分過後的平江,冬寒始消,梅雨未至,既不太冷,又不太潮,正是天清氣爽的好時節。

江安堂一清早開門,女郎中樂喬已在藥櫃前盤點起了藥物。十六歲的學徒孟凱仍是老樣子,打開門,擺好就診的桌椅,便開始望著門外發起呆來。

正兒八經的掌櫃卻在日上三竿之後打著哈欠從內室緩步踱出。先是瞧了瞧外麵的天氣,見一片朝霞漸隱於東方,連聲感慨又是一個好天氣,這才搖著頭來到女郎中旁邊。

藥鋪掌櫃姓莫,已過不惑之年,高高瘦瘦相貌清俊,頗有一副仙風道骨的氣派。他本是汴京太醫之後,永樂之敗後其父擔心先帝驚怒殃及朝臣,便舉家遷至平江,沒過多久莫老先生便在焦慮不安中死去。而莫掌櫃因從小耳濡目染對岐黃之術略通一二,為父親遺願便集全部積蓄開了這間江安堂。經十多年慘淡經營,如今在平江也算小有名氣。

“樂姑娘,你說要找人,這個把月都過去了,怎也沒見你有所動靜?”莫掌櫃趴在櫃台上,好奇的問道。雖在平江生活了十多年,一口的京城官話並未改去多少。說起話來,兜兜轉轉的口音比本地方言更難懂。

這樂喬姑娘乃是上個月突然投至他門下的。說父母雙亡,來平江本是為尋一處棲身之所,怎奈要投奔的親戚多年未曾聯係,一時無從尋起。又說自己得曾為大夫的父親親傳,醫術雖不精湛,但替小兒婦人解痛祛癢不在話下,走投無路隻好來藥鋪尋份差事。莫掌櫃念她年紀輕輕孤身一人,出了幾個方子來試探,果見她頗懂醫道,就收了她為婦孺郎中。

樂喬年不過雙十,生的一副眉清目秀、明眸皓齒的好相貌。莫掌櫃暗地裏和夫人談起,說若非雙親皆故,這麼好的姑娘也該嫁夫生子了。夫人便笑道:樂姑娘千裏迢迢來此,怕尋的就是夫家,你又操什麼心。莫掌櫃也哈哈大笑,從此不再和夫人談起這姑娘的婚事。

“算這日子,這幾天應該有消息了。”樂喬忙著寫藥單,頭也不抬,“清明馬上到了,這家人應該會很重視祭祖之事。”

莫掌櫃點頭,算是稍微放下心來。有女郎中坐鎮,近日上門尋診的女病人也多了起來,其中不乏富貴家中的妻妾千金。她若尋著人走了,那些病人怕是再難登江安堂的門了。念及於此,莫掌櫃往裏湊了湊,又問:“姑娘尋到人後……有何打算?”

樂喬這才放下賬本,抿嘴一笑,問道:“掌櫃的莫非嫌棄樂喬在此礙手礙腳?”

“當然不是。”莫掌櫃連連擺手,“你現在可是平江城有名的樂仙兒,我隻怕留你不住,怎敢生出嫌意?”

樂喬又埋頭紮進單子裏,好一會兒才聽她悠悠地說:“寄人籬下終歸要看人臉色,我若能討個差事自力更生,遠比在他人家中寄居自在得多。您說是麼?”

這姑娘,想法倒是挺稀奇。莫掌櫃私下琢磨,麵上卻“嗬嗬”笑著,隨口應和了幾句。

過午後,街上忽然響起“鏘鏘”鑼響,孟凱年紀小愛看熱鬧,幾步躥出去。敲鑼的兵爺已行至門前,口裏高聲喊著:“定西王爺明日清晨至城門,平江百姓若無雜事,定要往城門迎接……”

樂喬聽到那喝聲,像是吃了顆定心丸,長長地出了口氣,喚來莫掌櫃,把從早上整理到現在的藥單遞給他看:“掌櫃的你看一下還有沒有要添的藥材,若是沒有,快讓孟凱去采購回來吧,怕是這兩天就要用到。”

莫掌櫃打眼一瞧,多是些祛濕療寒的藥物,往年這些都是清明過後半月才會進添,以免梅雨節氣間放置過久生黴。眼下離清明尚有幾日,不知這樂喬這般上心又是為何,便說道:“姑娘訂下這些,我覺得早了。還有這化瘀的藥膏要這麼多,用不完會浪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