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是車子,但是也十分破舊,一頭騾子拉著馬車走的,上麵還堆著稻草,走的也蠻,等慢悠悠到了石娘娘村也是到了晚上的時候。
“你們要去那個石娘娘村啊,我知道,地方不大,離這裏大概有五裏地,總是會到的。”
趕車的大爺說著,勸慰著徐瑩夫妻倆,徐瑩抱著孩子坐在馬車上,顧知來就跟在後頭慢慢的走。
這石娘娘村之所以叫石娘娘村
“大爺,你也是知道這裏嗎?”
顧知來上前頭問了起來。
據說要去的人家是蘇家一個親戚,好幾年都沒聯係了,也就這樣幾年開始往來。
“知道啊,我可是那個地方長大的。”大爺笑嗬嗬的開口說道:“你們這是要幹什麼去呀。”
“來走個親戚。”顧知來回答道。
大爺一愣:“看不出來啊,我們這邊很少有外地親戚啊。你們這是找誰家啊,那片兒的人我基本上都認識。”
大山溝溝就是這樣的,實誠人也挺多的,都是敞開肚子說話的。
都一樣是不愛跟那種油嘴滑舌的人來往的,所以顧知來也是挑一些不太重要的事兒說了。
“我要找的人家,是我們家的姑姑叫蘇瓊,她的丈夫叫石大海。您認識?”
“哈哈能不認識嗎,原來是你們家的親戚,你這問大名兒誰都不認識啊,”大爺笑嗬嗬的說道:“我們這邊大夥兒基本都喊他大海,我呢叫石頭,大家都叫我石頭叔,我們是親兄弟。”
大爺倒是高興,沒想到從外地來的人,就有他們一家的親戚。
“原來,沒想到咱們還是個親戚,那我就該叫您一聲叔了。”顧知來叫了一聲。
從小就在三民村呆著,就知道這些鄉民都是 有點親戚關係的,抬頭不見低頭見的。
“哈哈,叫我二叔就好了,你姑父是我大哥。”
石二叔說著,甩了一下鞭子趕著騾子走,又問:“你們這上石娘娘村,那可是新鮮事兒啊,這大哥要是知道了,肯定高興!”
這大山溝溝的,年輕人都不愛呆,都往外跑的,一年也見不到幾次麵,就別說新鮮麵孔了。
這一路上往著石娘娘村的路十分不好走,磕磕絆絆的,坐在馬車上也是一顛一顛的咯屁股,徐瑩是叫苦連天,回去可要按摩按摩自己的屁股才行。
從火車站下來,到石娘娘村,五裏地,也走了一個小時多。
別看它在地圖上那麼點兒大,真要進去了才發現真的很大,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走過去都得累死了。
“瞧,石娘娘村這就到了。”
石二叔指著前麵一個小小村落說:“我們這也不多,就這麼幾十家人家,你們要去的人家就在村東那一頭,我給你們指著路啊。”
徐瑩看了過去。
她看著這個景象,總感覺自己是穿越回到三十、四十年代的場麵了,這些景象也就隻有在二十一世紀的電視機裏能看著。
雖然自己記憶裏回鄉下老家,還是三民村,也不富裕,但也沒有這麼破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