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日本潛艇使用的95氧氣魚雷有51節的高速和10000米以上的射程,還有400公斤的戰鬥部,航速,射程,威力遠遠超過其他潛艇魚雷。
當然,這是理論數據,戰後證明其魚雷可靠性差,有一半早炸。
但在整個二戰中,日本擁有相當先進的潛水艇卻是事實,隻是沒有與之相配的戰術戰略而已。因此秦麗絕不希望看到——由於己部出擊的原因,讓日本人誤打誤撞地,正確地利用起潛艇部隊。
這時的日本海軍,在對潛艇的利用上,最大的作用就是當補給艦,他們也確實是這麼幹的。
現在一提起潛水艇,大家基本上都知道這玩意是抽冷子拍黑磚的家夥,而且一般都是鬼鬼祟祟的欺負商船之類,要不就去切斷航路。唯一正麵的任務就是對付同樣鬼鬼祟祟的敵方潛水艇。反正是不會跟敵人艦隊正麵作戰的。
但二戰中的日軍不是這麼看的,因為潛水艇上麵裝備著大威力魚雷,日本認為這是對付敵方主力艦的不二法寶。換句話說,在日本海軍中,潛水艇是用來和敵方主力艦隊硬拚用的。
於是乎,在以後的和美軍作戰中,日本人的潛水艇部隊便悲劇了,本來就是缺少海空掩護的無照小商販,然後再沒事老在野蠻執法的美國艦隊麵前找事,被滅的幹幹淨淨是理所當然的!
若是……這趟出擊,己方艦隊能把日軍派來攔截的潛水部隊直接摧毀,秦麗當然會高興。可是,若事有不皆,讓日本人突然領悟了德國人的海狼戰術,這事兒,就鬧大了!
她不能不擔心。
日本在明治維新後,拚命的學習西方,但它學習的隻是先進技術,先進的戰術理論卻學的不多。結果就是,日本的武器並不比歐美的差,甚至有的方麵甚至強於對方,但落後的、陳舊的戰術,最終讓日本敗北!
這時的日本,由於過於重視水麵艦艇部隊的發展,因此忽視了其潛艇部隊的建設。日本海軍的作戰思想是,潛艇和水麵艦艇一樣,要盡可能多的擊沉敵方的主力戰艦,而不是像德國去攻擊商船來斷絕敵方的海上補給線。印象中,日本潛艇最大的戰績就是中途島擊沉了約克城號航母。但約克城號當時已經棄艦了。還有一次就是二戰快結束時,擊沉了運送過原子彈的安納波利斯號巡洋艦。戰果寥寥。對比德國潛艇能擊沉盟軍2700艘各型船隻,表現真的太差了。
日軍自縛手腳,不攻擊美國運輸商船,整個太平洋戰爭,沒有什麼大的作為,主要是做偵察用。
而德國的潛艇,構造技術上和對手相當,之所以取得這麼大戰績,和德國人的戰術高超有關,其最著名的海狼戰術,給盟軍造成極大的損失,德國潛艇就像狼群一樣在大西洋伏擊著自己的獵物,把它們撕成碎片!
而日本人一旦領悟這種戰術,憑其的潛艇技術甚至比德國強,將會是一場大災難。日軍潛艇,不管噸位還是武器上,甚至水下航母潛艇都攜帶著飛機!(小日本還搞了個潛艇航母,具體型號忘記了,可以攜帶三架飛機,本來打算造18艘,後來改為9艘,最後出來兩艘。)
客觀的說,二戰時期日本海軍的潛艇,性能還真不錯。但它的致命點,就是極度落後的戰術,就像一群原始人在操縱著現代化武器,猛打猛衝在海戰中就是自殺!日本在整個戰爭都沒有自己的戰略理論,除了讓士兵不怕死硬碰硬全軍玉碎!美國人的戰略轟炸理論,德國的閃擊戰理論,蘇聯的大縱深作戰理論等等,各國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推出自己的作戰理論,鬼子除了推出個武士道不怕死全體玉碎理論還有什麼!
所以,絕不能把這頭怪獸放出來。
秦麗思考著、沉吟著……
要知道,日本潛艇在二戰中的表現,隻能用忽略不計來形容,有時候差不多都快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了——第一次參戰在珍珠港,派出數搜小潛艇準備用魚雷攻擊港內軍艦,結果全被發現並擊沉,要不是美國人大意,這個意外情況幾乎斷送了山本的偷襲計劃。
參加過達爾文港布雷,損失慘重。最烏龍的伊-124號潛艇就是在這裏被擊沉的,而且被擊沉時的深度據說隻有50米?
參加過中途島戰役,布置潛艇警戒線,結果太遲了,等到布置完成,美國的艦隊早就進入預定海域了;
外加經常去獵殺美國潛艇、結果無數次被反過來擊沉……
然後還有一些隔三差五玩個自己玩個失蹤啥的。
長久的考量後,秦麗慎重地給出擊艦隊司令官葉涸桐中將發文:若遇日軍潛艇,盡量全數擊毀。有逃逸者,出動武直九追獵。必要時,不必顧惜反艦導彈。務必把所有出現的日潛艇擊毀。秦麗,1942年2月6日10點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