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再攻
第二十三章 再攻
日本人的小心翼翼,別說,還真讓他們蒙對了。在大逆機群回航後,此刻,各機場後勤正忙成一團,正在做著關於第二次攻擊起飛前的準備事宜。
與此同時,才從激烈空戰中走出來的龍嚷中將,在與李冬匆匆交談過幾句後,又換乘了一架運輸機奔向海參崴。
在海參崴,有著大逆準備用來直襲東京的20架戰鬥機、十架轟炸機。龍嚷此去,則是要率領九名飛機駕駛員,去換下那十架轟炸機暫時一用。
至於為嘛要弄得如此麻煩,則跟剛剛才結束的空戰有關了。在剛剛的戰鬥中,大逆轟炸機群對於日軍戰列艦伊勢號的打擊明顯不理想。就他觀察所見,當他麾下的轟炸機英勇俯衝,穿過煙霧,向伊勢艦投下一枚枚炸彈,共有5枚炸彈命中了伊勢號。其中,1顆大炸彈擊穿了50毫米厚的裝甲,鑽進了艦樓。兩顆普通標準炸彈在上甲板爆炸。一顆半穿甲彈穿透右舷機庫的頂蓋,將一座150毫米的副炮摧毀。另一顆穿甲彈則將上甲板炸開了一個近二米直徑的洞,使下麵的住艙和儲存庫起火。
就在空中英雄們滿懷希望地等待伊勢號大爆炸時,誰知,當伊勢號在散去的煙霧中露出龐大身影時。卻仍然還能戰鬥,仍然在根據飛機的隆隆聲朝空中瘋狂地射擊,機關炮的嗒嗒聲和105毫米炮的悶響彙成一片,甲板上彌漫著強烈的炮彈發射煙霧。
於是,緊跟著的第二波轟炸就降臨到了伊勢號上。這一次,該艦中了二枚航彈,龍嚷還特意駕機在濃煙上空盤旋,觀察戰果。他看見伊勢號癱在水麵上,海風把濃煙向四處扯開,露出甲板上支離破碎的上層建築,一些水兵跌跌撞撞地來回奔跑救火,龐大的艦身明顯地向左傾斜。但很顯然,該艦隻是受了重傷,卻並不會因之沉沒。
龍嚷明白了,要對付伊勢號之類的日本大軍艦,除了運氣好到逆天地正中其彈藥庫之外,一般的航彈攻擊。該艦都能憑其厚重的裝甲,硬生生地承受住。隱約間他記起了該艦的性能數據——在伊勢號的中部主甲板下,有長約150米的裝甲帶,裝甲硬化層厚度達203毫米,將彈藥庫、主機艙、主鍋爐艙等要害部位全都保護起來。即使首尾部分受創,也能浮於水麵上。
難怪,在與第二艦隊作戰中,該艦就曾受過兩枚重艦炮的打擊,轟出了兩個大洞。但它厚重的裝甲板就承受住了艦炮的轟炸,居然無一處被擊穿。看來,一般的重磅炸彈是很不容易徹底摧毀它了。
以此類推,要是在下一波攻擊中也碰到了與伊勢號相同等級的戰列艦,估計能擊沉的結局也是不多。這,就不是龍嚷所能接受的了。
不行,一定要改變這種狀態!
正當龍嚷皺眉之際,突然心中一動:或許,借助正在待命的十架轟炸機一用,應該能成。
那十架J-3重型轟炸機,也沒有什麼特別。隻不過是在生產它們之時,程家輝總工程師有感於十二架武直九的先後不得不退役,綽念之下,取出了其中能用的十台製導糸統,改裝在這十架轟炸機上而已。
因此,這十架轟炸機,具有發射T-10反艦導彈的功能。憑著這一功能,龍嚷相信,日軍的戰列艦,就算皮再厚,也絕對抵擋不了。
可問題是,為轟炸東京,特別是轟炸日本皇宮,總部才舍得動用的這十架重轟,總部會改而讓之參與常規戰鬥嗎?
作為空軍副軍長,龍嚷的級別自然是知道如今的T-10反艦導彈到了多麼稀缺的境地。曆次戰鬥後,現餘的112枚,有12枚被軍研部門拿去研究去了。剩下的作為最終威懾力的100枚。總部這次是很大方的,一下子拿出了40枚,寄希望於用這種可以直接炸沉軍艦的大殺器,不計成本地一舉將日本皇宮炸成飛灰,送裕仁那鬼子頭兒下地獄。從而陷日軍於無首領之境,或許海陸之爭的內戰暴發也不一定。
這是個大策劃。所以,不見得暫調得了。
龍嚷思忖再三,覺得普通炸彈既然很難炸沉伊勢號之類的大軍艦。那麼,再來上一次空襲也就很難有大收獲,還不如冒險一試,跟總部暫時索要過來重轟,好給予日軍最重大的打擊。在返航時,龍嚷把這一設想告訴了李冬,沒成想,李冬跟總部一聯糸,總部竟然爽快地答應了。
條件有三個:必須保證十位重轟駕駛員的體力。第二,最多隻能帶十枚T-10反艦導彈參與第二輪空襲。第三,重轟機最多隻能損傷一架。
對這三個條件,龍嚷欣然接受。於是,有了此次海參崴之行。
在海參崴機場,他們一下機,便看到了十架被層層偽裝網覆蓋著的重轟正在被地牽勤引車拉出,一幹維護兵正在奔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