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晚8點,明月當空的遼河北岸。在一處水流湍急的窄河灣麵,對岸有幾個鬼鬼祟祟的黑影引起了駐守這段河灘川軍的第50軍26師二團一營二連長楊大易的警覺。
抗戰中,川軍的裝備是檔次低不假,可其腳力好、行軍速度快,敢打硬仗的優點還是頗受到國人肯定的。抗戰期間,四川出川將士傷亡人數約為全國的五分之一,共約64萬人。當年出川抗戰的川軍苦啊,可川軍戰士跳出戰壕與武器裝備精良的日寇肉搏血戰,奪回陣地的實例卻比比皆是,成為量產英雄的部隊。
1、2、3……7、8……當趴在河灘上的楊大易借著月光數到第8個黑影時,一個鐵家夥出現在了他視線裏。僥是楊大易膽大包天也被那玩意嚇著了,當了半輩子兵的他當然拎得清那是什麼,炮!看那個頭,比團裏那門寶貝七三毫米野炮,都還要大上一圈。
楊大易當兵多年,自不會怕炮。可讓他心裏發顫的是,日本人費那麼大的力氣把這門大炮推到江邊來幹什麼?
丟他媽,用腳指頭也能想得到,日本人的這一動作,分明是馬上要在這裏大規模泅渡,而且是要從這個地段實施重火力強渡!
操了,這光景怕是要沒明日活路了!楊大易一邊在肚子裏叫苦,一邊輕輕招呼著弟兄們,準備打一場不死不止的阻擊戰了。
川軍出身的楊大易,當兵過程中沒少見過這種在敵方絕對優勢的火力下,拿著一條條人命拖時間的這種注定會九死一生的死仗、爛仗……往日裏是上級指揮他,這一回倒好,得由他來親口叫弟兄們上路了!
作為用血肉長城,捍衛了祖國的尊嚴的川軍一員,老練的他沒有把隊伍布防在河灘上和鬼子硬頂,而是把他那百十號兄弟悄無聲息的運動到位於河灘側後方百多米的一座小樹林裏。把部隊安頓下來後,楊大易馬上就麵臨了一道人性難題,他要從全連的這一百多號兄弟裏,挑出一個人去給上峰送信。
這個送信人之所以難選,倒不是因為這一任務有多麼艱巨。恰恰相反,現時報信這差使,真真是活命第一人選,不僅可以順順當當的離開戰場,體體麵麵地活下去,非但連毫毛都少不了半根,說不準還因上峰念及全連僅剩的這一根獨苗,升上個一級兩級的。
生與死,就在這一念之間。都是一個鍋裏攪勺的難兄難弟,性情暴燥的楊大易,平日打罵士兵們是常事,可這會兒他的心卻軟得很,老覺著自己麵前的這些兄弟,那個都不該被死亡選擇。二連官兵們也都揪著心了,雖然誰也不好意思在這個時候來毛遂自薦,可也沒誰舍得放棄自己的一線生機。
一時間,場麵就這麼僵著了。
時間,在緩緩流逝。而河對麵的小鬼子動作,卻在越來越大,沒多少工夫了!
關鍵時刻,長相彪悍地三排長李忠出列了。
“李忠。你要幹啥子!”一見是這頭滾刀肉。楊大易心裏一緊,暗暗滴咕:李忠這老油子這回站出來,多半是為自己求一條活路吧!
“老楊,為難吧!我看不如就讓年紀最小的誰去送信得了,不就成了嗎。”出乎楊大易意料之外,平時從不肯吃虧的李忠在生死關頭卻做了一件十足的傻事。他李忠可跟最年輕不靠譜。也就是說按他才出的這個注意,被排除生存之門外地就注定包括了他自己。
“李老三。說說你地理由!”楊大易對李忠的提議還是挺心動地。可他更明白,這件事最好還是要讓全體兄弟們心服口服才好。畢竟,呆會勢必要麵對幾十倍甚至更多地鬼子,兄弟們生還的可能性將無限接近於零。
“老楊,你忘了我們跟唐司令出川時一齊發過的誓言了吧——此行決心為國雪恥,失地不複,誓不回川!”李忠淡淡地道。
“沒忘。你繼續說……”楊大易仍不忘問理由。
“好吧,看這光景大家夥兒該是到了人死卵朝天時間了!連長,我是這樣想地,讓去報信的那個人替咱們這一百多號兄弟活下去,從這個理上說,活下來那個人自是年輕越小越好……是不?”
“好吧,算是。”楊大易閉了閉眼,方才大聲對全連問道:“全連都有了!還有人想說道說道的沒有?”
沒有人站出來,就連那些最油的兵油子。也沒一個動一下。
“好!那就這麼定了。小方頭,你出列,把這的情況跑步回去告訴營長。李老三,你帶著三排的弟兄們退後二百米搶挖戰壕。”楊大易命令道。
“是。”李忠大聲的回答。他心裏明了自己的長官這是在構築第二道防線和預留預備隊了,忙帶著三排的弟兄們去了。
抗戰八年中,川軍擔任的前線戰場,約占全國五分之一,打了無數惡仗,付出慘烈的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