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小隊交替掩護。全速後撤。”
帶隊的日軍大隊長中井琴秀少佐見勢不妙,忙指揮所部急退。
日軍第五師團的士兵作戰風格還是很堅韌地,中井琴秀大佐和他的士兵們。一旦感覺到,自己已經退到,足以讓中方軍隊在火力優勢上,不能全麵發揮的距離後。立即回過頭來,和三營官兵打起了火力對射來。這時就能看得出日軍與中方軍隊相較,在訓練性能上的絕對優勢了。
三營的隻有不到一半的步槍手,配備的是81式步槍,這種中國國產地步槍的性能,雖與三八大蓋相比優越了少說30年,可在兵員戰力上,一相比那就要差老大一截了。中國士兵地步槍射擊功底普遍不如日軍。即便是在實彈訓練上,向來是不惜彈藥的基地訓練也不成。主要是因為日軍久經戰陣、槍法嫻熟地緣故。畢竟在靶場上,有些東西是怎麼練也練不出來的。打著打著。無法發揮出衝鋒槍凶猛火力的三營,盡管在迫擊炮等步兵重武器的數量上要多於現僅人數不到300的兩個中隊日軍的火力,可還是漸漸讓日本人占了些許上風。
隻是,日軍雖在對射中討回了些便宜,但這種本身就是兩敗俱傷的戰鬥,決不是中井琴秀少佐樂於見到的。他眼見已部傷亡越多,當下一麵命令士兵把對射的強度降下來,隱藏以減少傷亡。一麵通過電台向駐紮在劉家窯的聯隊部請求作戰指導。
日軍的射擊力度一降下去,三營的戰士們也就得以喘了口大氣,他們的任務不是消滅這支日軍,而隻是促使對方招喚援兵,好來個圍點打援。現在看來目的應該是達到了,於是中方這邊的火力也克製了下來。
戰鬥還在繼續,雙方這時已打成了對峙,誰也不敢輕易後轍。雙方的指揮都明白,現在撤出戰鬥,在對方的銜尾追殺下,已方將付出高昂的代價不說,還極有可能會全線崩潰,導致一敗塗地。
其實就算是能撤,正在交火的兩支隊伍也不會撤。日軍方麵是因為才吃了大虧,以第五師團號稱鋼軍的心氣,無論如何都是想著要報複的。中井少佐和他的部下,什麼時候被人打得這樣慘過,是打定了主意要死咬住膽敢捋虎須的支那人軍隊,隻等著聯隊主力上來,好將對方一鍋端了,以泄心頭之恨了。
三營官兵更不用說,把鬼子纏住拖住,本來就是他們的既定目標。
他們要用這兩中隊日軍,釣出一整支聯隊的大魚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