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放羊(1 / 3)

第220章放羊

41年十月底,隨著美、加聯軍的大量入駐英倫三島,盟軍對德軍的大反攻,開始在世人的矚目下轟轟烈烈地準備著。此次大戰,自德軍入侵波蘭算起來,全世界已經有超過六十個大小國家和地區卷入了戰爭。超過上億人死於戰火,數億人無家可歸,地球從東到西,從南到北,到處都是被戰火摧毀的痕跡。

而現在,戰爭的節奏,終於在前期的德軍節節勝利,演變到了一個關鍵的節點上。軸心國和盟軍的主力對話,即將進行。

這一次,不再是兩大軍事聯盟那無關乎全局的局部戰爭。也不是一個師兩個師,百萬人之下的戰鬥。

這是決定雙方最終誰能笑到最後的總對決!是德意誌帝國和美利堅合眾國這兩大超級大國為主的軍事聯盟,在各自聚集了自己能夠發動的所有力量之後,最強硬的碰撞!全麵的對峙之後,雙方都將持續不斷地為這一戰鬥壓上全部的賭注,一直到最終贏家劃分勝利果實!

雖然種對將之局,遲早會到來。可當真正發生時,見證著軸心軍隊和盟軍那不約而同地把遮天蔽日的軍隊沿著英吉利海峽集結,磨刀霍霍殺氣騰騰的震憾場景,每一個關注這場戰役的人,還是在心頭充滿了惶恐和忐忑。

與之相比,大逆的一支集團軍的借道西進,打著增援的旗幟,在整個大環境下,不過僅隻是滄海之一小花,關注之人興趣缺缺,目光稍一停留,便回到了主力對決之處。

在參戰的各軸心國的國民來說,自然是期盼著德國人的守灘成功,鞏固戰果的。卻又畏懼於英美聯軍的海上實力,心頭不安著。而盟國方麵,則還在為大逆軍“棄暗投明”於薩哈林海域重創德、日海上力量而歡欣鼓舞,為盟軍的全力投入戰爭而振奮。同時,也加劇策劃了在德占區內的起義規模!

事實上,盟國方麵的民眾們還隻是大概而模糊地知道戰爭的焦點集中在盟軍主力能否搶灘成功上,還隻是通過一些不能確定的小道消息乃至謠傳在心目中勾畫現在的戰爭局勢,而兩大陣營的高層,已經將所有的注意力乃至工作重心,都完全放在了登陸與反登陸之中。

德國,在首相希特勒的號召下,已經啟動了最後的全麵動員。

在恢複德意誌榮光的大旗下,德國人搜空了國庫裏的每一個硬幣,派遣出了能夠派遣的所有軍隊,向著諾曼底、地中海聚集。一支支新部隊在緊張的組建,一名名火線提撥的基層軍官得到高升。龐大的軍事機器,在瘋狂地運轉著,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聲。

而盟軍方麵,也在做同樣的動員。甚至於提撥將領的力度更形誇張!

在這個關鍵時刻,兩大陣營都在高速運轉,沒有人會去幹出拖後腿、中飽私囊的蠢事。因為所有人都明白,這一戰,將關係到自己所在國家的整個未來。誰要是在這個時候拖後腿,光是民眾的唾沫,都能把他給淹死!

兩大陣營,就像兩團醞釀待發的風暴中心,正在不斷地積累著能量,也在不斷地向著彼此靠近。無數的戰艦和運輸艦,穿行在茫茫大海中,無數的工廠在加班加點地生產武器,無數的人流,在為此運轉著。

而風暴的邊緣,已經開始了接觸和摩擦。那便是此刻逼近了亞曆山大的大逆軍對陣隆美爾集團。

1941年11月2日,當隆美爾率領的非洲軍用勇猛大膽的穿插,打得英軍第8軍節節敗退,全速向蘇伊士城推進時,誰也沒有想到,在這一天的下午三點,遠道來援的大逆北方集團軍主力卻早已經不聲不響地恭候在此處,並以最猛烈的集火射擊,表達了對這位近代史上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沙漠之狐”的重視程度。

其時,正在挾勝追擊的德意聯軍,秉承著隆美爾“不管是攻還是防,都要盡量靠前配置自動武器”的教條,受到襲擊,立時最快速度地作出了反應,向發起偷襲的大逆軍奮力反擊。雙方於距離蘇伊士城四十公裏的曠野處發生激戰。

雙方既然都是采用了重火力置前的戰術,戰事的進行自然也就短暫而血腥,隻交火到第十五分鍾,由意大利軍隊充當的左翼部隊,便在大逆的重火力下出現了陣型崩塌,旋即影響到中路的第七裝甲師。擁有5萬軍隊和550輛坦克的德意聯軍,麵對即將被隔離撕裂的事實,旋即放棄了繼續作戰,開始組織撤離。

但臨陣轍兵,又豈是輕易事,最少,還得另一方肯答應才行。經過對敵軍敗勢的仔細確認之後,王慧敏將軍不願意放過這畢其功於一役的大好機會,果斷下令麾下各部全速追擊,務必咬住對方主力,爭取在追擊中擊潰或是將之殲滅大部。

可沒想到,當大逆追擊部隊沿路頗有斬獲的時候,卻忽然遭遇到散成數十股的德國坦克返身瘋狂攻擊。突前遠離步兵群的大逆近百輛戰車,頓時在猝不及防的情況下被迎頭襲來的坦克炮打得支離破碎。

進攻,進攻,再進攻!祟尚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的沙漠之狐,即使是已到了絕境,也絕不會甘於束手而逃,隻要有可能,他就會采取欺騙措施來扳回失利的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