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會兒,隨著蘇軍右翼的安諾維奇佐夫少將率領的7艘驅逐艦的突然臨陣倒戈,就見蘇軍右翼突然間火影散亂,火光、呐喊聲一片,已是陣腳大亂。
作為後備部隊的芬蘭艦隊指揮官奧戈利佐夫看了簡直心癢難熬,忍不住發電請求道:“司令,蘇軍右翼陣地動搖,若我艦隊此時加入攻擊序列,可以一舉破敵。”
雷德爾不為所動,回複道:“此時還沒有到決定勝負的時候。先前我們也與蘇聯波羅的海艦隊交戰過,紅海軍的戰鬥力你也是應該深有體會的,這時距離動用後備部隊的時機還早。”
果然,蘇聯人決不可能坐視右翼的陣線動搖而不理。才在說話的10分鍾後,隨著調整,蘇軍右翼很快便穩定下來。隻見一艘艘蘇軍軍艦紛紛從內湧出,與大逆海軍及叛軍遙遙對射,使戰火形成膠著狀態。
又數分鍾後,就見以大逆海軍形成的左路攻擊箭頭反而被蘇聯人的火力擠出,並步步後退。奧戈利佐夫一看,隨即啞然,心中明白大逆軍這般做法其實是存有一定私心,逐不再提要與之一起夾擊之事。
與此同時,雷德爾也是微微一皺眉頭,卻不發電指責大逆海軍的保存實力做法。僅隻是命本艦隊加大掃清雷區力度,大軍再緩緩推進。同時,他對負責右路攻堅的日本艦隊,卻不怎麼客氣,又發了一道指令,嚴令豐田真次郎的第一艦隊加大攻擊力度。
這倒不是雷德爾存心厚此薄彼的觀念,實是軍議商定中,就是以日本軍艦的進攻為主攻,另二路隻是負責牽製的。
對此待遇,才加入聯軍序列期待瓜分戰後果實的日本艦隊也省得這個道理,並沒為此發出什麼指責之言論。豐田真次郎坐鎮比睿號戰列艦上,揮動麾下的由27艘不同類型的艦艇迎難而上。
就見,日軍艦隊除了留下二艘驅逐艦“護送”5艘歸降軍艦到後陣外,水麵上最前麵的是6艘驅逐組成兩個品字陣形進行突擊,中間是護衛艦環繞的兩艘航母在釋放戰機;兩翼則是巡洋艦猛烈開火。至於後陣,則是兩艘戰列艦的炮火支持;更不止的是,空中還有各種不同作戰功能的飛機在盤旋,水下有潛艇在警戒,一派威不可犯架勢。
航母的最大特點是載有不同用途的作戰飛機。根據其噸位、類型、甲板形式、所受領的作戰任務性質,1艘航母上一般載有80餘架飛機。
這時的蘇軍左翼,因5艘軍艦的叛逃,又有敵方的重兵壓境的堅決突擊,陣形於是相當不穩。豐田真次郎見了,命驅逐分艦隊加大進攻力度,在壓倒性優勢下,直衝向蘇軍左翼大營,並用瘋狂的炮火覆蓋,將阻擋的蘇軍艦艇連連擊毀,更趁勢衝入開炮。待得蘇軍左翼好不容易盼得整齊艦隊迎戰時,日軍突擊分艦隊已率部返身而逃。蘇軍左翼不敢追擊,隻能固守。
不過多時,豐田真次郎又命二艘戰列艦去而複返,不過這次隻是在海麵上斜繞了一個弧線,借著這半圈繞過,一陣陣重炮連珠而發,也不管戰果如何,又已跑遠了。
雷德爾遠遠見了,忍不住發電相賀,讚道:“閣下使用的戰術真是出神入化,好。”
豐田真次郎大感得意,隨後的幾次攻擊都隻是虛張聲勢,一沾就走。可蘇軍左翼在這種攻擊下,卻分不清日軍何次是真攻?不敢有絲毫大意,一邊悶著頭對外猛烈開炮,並不停請求中路給予援軍,陣形略成“凹”狀,嚴陣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