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起航-第149章 野心勃勃
日本宮內省大廈。
裕仁看了看匆匆走進來請示的林銑,又看了看手中的那電文紙。電文紙上一行大字:今日八點,支那新第十七軍遣信使要求我帝國盡快派出高規格的談判代表就叛逆一事展開商討,請速作指導。12月21日。關東軍司令官植田謙吉。
裕仁抖了抖電紙,緩緩的問。“林銑卿,你對此事是什麼看法?”
對於這個二任首相,日本天皇裕仁最近是對之讚賞有加,其提出的跟蔣介石談談,當天就立杆見影,取得了圓滿的效果。不僅成功地把在中國華北的帝國勇士安全轍回,就連那些個被支那新第十七軍官兵圍死了的萬餘名士兵都平安而回,為帝國保留了相當可觀的戰力。
是日,當裕仁與他的那群內閣們聽到這個消息時簡直是喜出望外,在他們看來這是天照大神保佑日本的大手筆,是一個不得了的奇跡,是大日本帝國擺脫現在這種不幸命運的轉折點。
裕仁由此鬆了一口氣,一直保持著的那副‘木乃伊’僵屍表情也漸趨平和。便是那些內閣高官,已經許久未見的笑容也重新回到臉上,裕仁甚至在當天晚上召開了宮內晚宴,宴席上的氣氛輕鬆得就好像是他們日本已經打贏了這場戰爭。
華北方麵全線停火,河北中國人的坦克集群停止前進不再繼續進攻,這讓日本人的軍隊獲得了寶貴的喘息機會。
他們以為,這時的戰線又回退回到了開戰前的勢態,重新歸於對峙之局。這樣,他們就還有機會可以再作軍備,至時,無論是保住已占領的東三省還是覬覷中原,都有了較大的周轉餘地。
而這一切的首功人,便是二任首相林銑。對於如此有大功之臣,試問裕仁怎不會對之表現出偏愛有加呢?
“陛下,臣以為,對於支那新第十七軍提出的再談建議,我國應拿出十二分誠意……在規格上,臣願意親自走上這一遭。”林銑鞠躬道。
裕仁皺皺眉,說道:“林愛卿,你乃我帝國首席大臣,而支那新第十七軍畢竟僅是一軍之力,這個……我帝國是不是給予其規格太過高了一點?”
林銑沉默了片刻,委婉地道:“陛下,由於前期我軍作戰的損失過於嚴重,現在我國陸軍最多也就隻能夠保持防禦作戰和支那人對峙,急需休整,而造成眼前這麼被動局麵的,實確因為就是這支支那勁旅部隊……臣以為,在當前我國急需調整之時,怎麼對待這支勁旅在規格上都不會高的。”
“不高?”
“不高。”
事實上,林銑還有一句話沒有說,若不是天皇裕仁實在不宜跑去中國,他都想勸裕仁親自去麵見一次這位新第十七軍軍長,以示誠意了。
林銑的計劃是要由他自己親自利用談判之機跟新第十七軍高層達成進一步的停火協議,林銑相信,隻要他能跟這支中國勁旅高層達成某一種默契,那麼,其他中國軍隊就可以暫時不懼,帝國的陸軍也就可以利用這難得的喘息機會加快構築防線,同時大量征調後備兵源,這包括從本土調兵並征募新兵,組建新的部隊。
同時,日本還必須盡快恢複到國外那些老牌軍火商的認同,向之購買武器和戰略物資,用最快的速度積蓄起帝國所有的力量,隻要等到本國軍隊的實力積蓄到淩駕於對麵那些中國軍人力量之上時,才可以再次談全麵征服中國。
於是,在向裕仁澆上盆冷水後,林銑提出了自己的中國之行。
裕仁沉思有傾,忽然間展開雙眉,哈哈大笑:“好!那麼就依愛卿所言,隻是……愛卿此行若順利,我國今後的戰略走勢,愛卿可有全盤計劃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