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起航-第108章 偵察兵
1937年12月7日晚,凜冽的夜風正不停地刮著,刮過山西省代縣,刮過北樓口。
一隊中國士兵正從緊急架設的一座小河的浮橋上邁步通過,士兵們身著迷彩作戰軍服,背著行軍背包,肩扛著槍支彈藥,一個個在夜色下的浮橋上魚貫前進。
河水滔滔不息,卻擋不住一師官兵前進的步伐,黑夜之中一隊偵察士兵率先渡過浮橋,一個班的尖兵搶先踏上了河岸。
“全班注意,跑步~走!”走在渡河偵察兵最前麵的一個步兵班,在快要渡過河到達對岸的時候,班長王飛,向班裏的士兵下達了跑步上岸的命令。
作為奔赴北樓口參戰的一師尖兵班級部隊,全班共12人在班長王飛的帶領下,跑上了河岸。執行了師部關於快速、有序、安全地渡河作戰的指示。
“兄弟們,我們立即占領渡口左側高地,掩護大部隊渡河。”作為一師先鋒營偵察一連步兵一排一班的班長,王飛是一名曾經參加過數次戰爭的老兵,有豐富的實戰經驗。
一踏上對岸一側的河岸,王飛觀察了一下周圍的地形地貌,迅速設立崗哨警戒。作為一師的戰鬥部隊中首先跨河登岸的班長,王飛帶領班裏的士兵搶占了渡口左側百米開外的一處略為高起的坡麵,並立即在坡地上展開班防禦陣地。
“炮手,把迫擊炮麵向東南方向的山丘小路。”建立班防守陣地首要就是封鎖道路。班裏的二名炮手迅速把一具50迫擊炮對準了山丘小路。
“機槍手,槍口向南架設機槍,其餘人交錯散開,就地挖掘單兵臥姿散兵坑。”臨時的班防禦陣地並不複雜,在平時的訓練中大家早就知道,班長一聲令下,士兵們就紛紛行動了起來。班用通用機槍架設了起來,臥姿散兵坑也在錯落有致地挖掘中,挖出來的泥沙就堆砌在迫擊炮及機槍前,加固迫擊炮陣地及機槍陣地。
而作為班長的王飛,則把背在身上的衝鋒槍取在手中。
在王飛尖刀班展開班陣地建立火力據點後,連裏其它班排的士兵也渡過河登上河岸,在坡地附近尖刀班的掩護下進行了登岸後的連級防禦。
“各班清點人數,清點後各班班長向連值班員報告情況。”夜色中,寒風裏傳來了一聲喝聲,然後就聽到擔任連部值班的值班員的傳令聲。
“班長,你說我們會停留在這裏休息不?”班防禦陣地展開後,副班長兼狙擊手馬思源,向檢查好槍後,蹲在坡地上四處了望的王飛詢問。
“不會太久,我估計部隊會連夜趕路,我們連要越野行軍擴大偵察範圍。”王飛的回答簡單而清楚。
“王飛,你班上的情況怎樣?”由於尖刀班的人在坡地警戒防禦,連值班員孫大兵唯有親自跑過來詢問情況。
“還成,我班全體人員都好,槍一條都沒少。”王飛以輕鬆的語氣向連值班員報告了自己班裏的情況。
“好就行,營部傳來通知,十分鍾後連隊要繼續開拔前進。”孫大兵倒還挺認真地看了看王飛班陣地內人員情況,然後才傳達了連裏的最新命令:“你班的人員在開拔後,改為在隊伍側翼前進,遇到情況立即搶占有利地形建立火力點。”
“明白了,我班跟隨連隊側翼前進。”
作為一師先鋒營偵察連,同時也是數以萬計的赴北樓口作戰的部隊尖刀,王飛所在的偵察連隊,在渡過河後,便展開越野行軍隊形星夜趕路,向渡口附近最近的公路挺進,沿途為大部隊開路探查情況,每隔一段距離要留下指引行軍的路標。
在這個平常而又不平常的日子裏,鑒於這時戰場的形勢,日軍的增援部隊是一定會來的,因此上,一師在連夜行軍搶時間。
在先鋒營的人員渡過河後,一師的大部隊也隨之順利地跨過河,一師是新第十七軍中裝備較精良戰鬥力極強的步戰師,全師人數在1萬至1萬1千人之間。
北樓口位於茹越口以北,地形以山地和高原為主,大概占3/4的麵積,山地高原中樹林密布河流交錯,地形地貌頗為複雜。因為是險地,曆來是兵家必爭之地,道路網絡倒是基本完善。
而山西省冬天雪季山野冰封,尤其是冬天大雪紛飛,不利於軍隊的軍事行動。
新第十七軍一師,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參戰的。為了達到出兵的突然性,改向奔襲北樓口的一師主力,在由王慧敏副師長把師裏機械化裝備大部分拉出去強襲三巡檢司後,采取了抄小路強行穿插的行軍策略,規避占據製空權的日軍空中偵察機的偵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