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整裝-第392章第一夫人
這次來和沈陽的名流見上一麵,並緩和與這些人的關係,是秦麗此行目的。畢竟,大逆剛剛占據這個地區,穩定才是最重要的。要想讓沈陽這個重工業城市盡快恢複生產,還真離不開這些人。所以秦麗明知道沈東林是個漢奸,還是得裝作不知道的樣子。
如今已是九月20號,慕尼黑會議正好結束,德國人終於得到了捷克斯洛伐克,更是占領了奧地利裏。還有幾個月歐洲的大戰就將會爆發。
在這期間,秦麗給自己定的目標是要盡快的發展壯大大逆政權。第二次大戰是世界格局重新洗牌和瓜分利益的一次重要機會。蔣介石雖然在這次戰爭裏確定了中國為一個大國的地位,可所獲僅是隻是人數上的大國。而事實證明,這不論是在以後的聯合國成立還是在德黑蘭會議裏,中國並不能憑此獲得任何好處。
這些事秦麗想得到的。所以秦麗要盡快的完成大逆的未來之地和參與到這一個重新分配利益的局勢中,為中國爭取到足夠的好處和利益。
來沈陽的目的已達,秦麗很快地就離開了沈陽回到北平。
而因為在沈陽故宮裏,秦麗的思緒完成了思進程,很多事情於是也想出了辦法……她要回去安排大逆下一步的行動目的。
在沈陽,周衍仁已經安排落實了政府行政人員,這裏已經沒有繼續待下去的必要了。
接下來的沈陽城出現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大小商家和企業主突然爭相變成了慈善家,都湧躍著的捐款捐物,為周邊的農村戰後糸列出力出策。這樣的情景,大有越演越烈之勢。要是哪一級政府部門不收這些人的捐贈反倒會受到指責。
如此一來,沈陽這塊原本就是資源產出地及重工業城市的經濟並沒有出現戰後大踏步後退的局麵,反而和遼陽,鞍山,本溪,這些鋼鐵城市及大連旅順的造船工業互為表裏……又加之有大逆原轄地轉過來的新興民用工業產品的帶動,
於是乎,諸般有利條件下,沈陽這個在日偽時就很發達的城市也就變得更加繁榮了,而繁榮也意味著對勞動力的需求會加劇。
而熟悉經濟運作的人都知道,當一個大城市開始了良性循環的時候,其煥發出的活力是何等巨大。首先,體現在對勞動力的大量吸納,使周邊的無業農民轉變成了工人,這又會帶動大量的土地沒人耕種,那些擁有土地的地主當然會急!一急嘛,除了隻能價高條件來留住佃農,似乎也沒別的好辦法。
當此時,周衍仁自然也不肯放過這個能大加利用的機會。他的政府人員立即推出了相應的減租減息政策。於是,那些沒有人耕種的土地,就算政府不提出來這些地主也隻好減租了,大逆的這些政策在沈陽的試範實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有了這些利好的條件,沈陽的光複沒有出現任何反複形式,就迅速地穩定了下來,向著秦麗希望的方向快速發展。
在軍工這一麵上,由程家輝牽頭組織,大逆很快就把在北平和張家口的飛機製造廠搬遷到了沈陽。這些先進的設備配以沈陽的基礎設施及生產能力,再有程家輝和劉和華這兩個航空專家的盡職盡業,大逆的空軍建設終於安家沈陽,走出了困境,快速壯大。
但從全國的總體形式看,抗日的前景卻並不樂觀。日軍在北戰場上是節節失利,卻在南線頻頻打得國民黨軍隊找不到北,10月10日,廣州終於失守,變成了淪陷區……
日軍仿佛是把對輸於大逆軍的不滿全部發泄到了中央軍身上,短短的三個月時間,就在大逆經營沈陽的期間廣州也丟失了。日軍一路南下,相繼奪取了贛州,吉安,兵鋒指向長沙,另一路日軍也從福州登陸成功,一路進攻到了江西的南昌,在上海的日軍也相繼的逼近合肥。一時間,戰火在中國的腹地頻頻展開,各地的國軍部隊在損失慘重之餘,卻也被攻得幾無還手之力,日軍在大逆的手裏吃的虧終於在國軍的身上找了回來。
蔣介石這段時間是暴怒異常,侍從官已經是小心又小心了。可是作為自己現在這個職務又不能不報告,前線的消息一個比一個糟糕,唯一能鼓舞民眾的消息都來自於北方的那個大逆軍團,就連在延安的土八路也不斷傳來敵後勝利的消息,可是正麵戰場的數十萬國軍大部隊卻沒能帶來一點好消息……倒是殺掉韓馥渠後情況剛剛有一點好轉,但是日軍就連下數城,一路推進,就在這個時候大逆軍團卻不動了,搞起了他們的經濟建設。不過,現在的大逆還仍在掛著國軍的招牌,這能讓委員長的心裏好受一些,他們也挨一些罵。更何況大逆的戰果同樣能讓委員長的國際名聲上升不少,爭取到所需要的外援。
可是現在他開始恨上大逆的戰鬥力了,那個不知深淺的女娃子,就不能消停一會,好好的急著打什麼沈陽啊!沈陽可是日本人的命根子,不知道現在的國軍都沒準備好嗎,就在沈陽被圍的時候,日軍南線戰場為了緩解沈陽的壓力在廣州,福州和上海三個方向發動了進攻,也就在沈陽被奪回的時候現在唯一的一個對外通行口岸廣州也落入日軍的手裏,第一,第二,和第三戰區已經是亂成了一片,當時大兵壓向大逆的時候,蔣介石是信心滿滿的,那個時候他根本沒有想過日軍會打不過大逆而變成打他,現在好了。山西的丟失和濟南的淪陷已經讓國府的臉麵丟淨了,現在更是丟掉了沿海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