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一章 秘密使命
寫在前麵的話
我們家鄉,有關土匪的傳說很多,有褒有貶,眾說紛紜,但總起來貶多褒少。這也難怪,作為一個遊離於正常社會秩序之外的組織,為了生存,打家劫舍是家常便飯,殺人越貨更是司空見慣,無論誰當權,無不是剿滅之而後快。
土匪是一個總稱,是一個集合名詞,惡貫滿盈的土匪比比皆是,但也不乏劫富濟貧、除暴安良的義匪,當外敵入侵、國破家亡之際,他們主持正義、抵禦倭寇,在民族大義麵前照樣表現出了誓死不當亡國奴的凜然正氣,此時此刻,他們照樣是民族的脊梁!
我下麵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夥義匪的故事,麵對窮凶極惡的日本鬼子,他們不膽怯,不退縮,與鬼子鬥智鬥勇,屢建奇功。但是,戰功卓著卻無處領賞,叱吒風雲卻無人喝彩,最終還要麵臨被剿滅的命運……
鑒於諸多原因,本書人物虛構、地點虛構、故事情節虛構。
筆者需要特別提醒的是:看書,重在消遣,好看即可,沒必要較真兒,倘若與某位行家裏手的故事有些相同之處,那也隻是巧合而已,還請多多海涵敬請原諒。
此外,筆者還有一個小小的心願:倘若湊巧能讓當自強的中國好男兒在消遣中多少激發些男人的血性,筆者則甚感欣慰。
侵略者違背天道。
侵略者必將遭到被侵略者的頑強反擊。
侵略者的下場就是滅亡!
上世紀三十年代,中國這片早已滿目瘡痍的土地,再次遭到了蹂躪,中華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
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無論是國民黨領導的正規軍還是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遊擊隊,無不進行著抗敵禦侮的戰鬥,即使是呼嘯山林,曾經為政府、民眾所不容的土匪,也成了強有力的抗擊侵略的力量。
第一章 秘密使命
1937年十月某日,剛剛經曆過忻口戰役的八路軍總部正在急行軍中。他們,要率領自己的隊伍深入太行山腹地,趁日本人初來乍到立足未穩之際,站穩腳跟,發展勢力,壯大力量。
“2號,現在看起來,中央的預見非常正確,蔣介石和閻老西是尿不到一個壺裏的。”3號首長說。
“老蔣的做法是抗戰第一,保存實力第二,他沒有後顧之憂,就是連衛立煌本人也搭進去,也不會動搖中央軍的根基;可那閻老西就不同了,閻老西雖然也是一門心思抗日,但他是有後顧之憂的,如果他的晉綏軍沒了,在老蔣麵前,那就隻有當孫子的份兒了,他的做法當然是抗戰第二,而保存實力為第一。所以,忻口戰役的結局注定是:兵雖多,將雖廣,卻必敗。” 2號首長平時緊繃著的臉上掠過一絲難得的笑意,目光依舊平時前方。
“究其原因,就在於一個‘和’字,還是老祖宗總結的好:‘以和為貴’。”3號首長說。
2號首長說:“可惜呀!我們倒是真心抗日,也是真心想與他們聯合,可是,我們畢竟兵少將寡,雖說在平型關和雁門關取得了勝利,但是對於整個戰局來說仍然是杯水車薪。”
3號首長說:“其實,這正在我們的預料之中:在山西,我們是擋不住日本人的進攻步伐的,充其量也就是讓他們的腳步放慢些罷了。”
2號首長說:“所以,我們八路軍開赴抗日最前線是非常正確的:日本人來了,中央軍走了,晉綏軍退了,太行山這個大舞台就給我們八路軍空出來了。城鎮很快就會成為日本鬼子的天下,山區則馬上就成為我們的天下了。”
3號首長說:“直到今天,我才真正明白了一定要打贏平型關戰役和雁門關戰役的重大意義。”
2號首長笑得很得意:“三個字:‘造輿論’。不打幾次勝仗,偌大個中國,有多少人知道我們八路軍?”
部隊又進入一片崇山峻嶺之中,2號首長問:“這是什麼地方?”
旁邊的作戰參謀催馬過來:“報告首長,這裏是毋山區。”
2號首長若有所思地微微點了點頭。
突然,前方有士兵氣喘籲籲地跑來報告:“報告首長,前麵,一夥土匪擋住了去路。”
沒等2號首長發話,3號首長訓斥道:“笑話,一夥土匪?堂堂的八路軍能讓一夥土匪擋住去路?告訴部隊,繼續通過,那夥土匪膽敢動粗就滅了他們。”
2號首長輕輕揮了揮手,否定了3號首長的命令:“唉?我們不是剛才還說‘以和為貴’嗎?現在,我們需要的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走,我們去看看。”
2號首長和3號首長催馬來到隊伍前麵,定睛一看時,卻有些大驚失色:足足有二百多名荷槍實彈的土匪占據著有利的位置虎視眈眈著他們。
3號首長側過頭輕聲對2號首長說;“2號,看來,我們遇到勁敵了。”
2號首長微微點頭:“一看這排兵布陣就知道這是個行家,如此看來,我們還真不能小瞧了這夥土匪。”
3號首長提醒道;“不隻如此,看看他們手裏的家夥,都比我們的先進。”
2號首長說:“我看到了,幸虧沒跟他們硬碰硬。”然後他高聲喊道;“我們是剛剛參加完忻口戰役的八路軍,初來乍到不知規矩,還望當家的海涵。”
“你們就是取得平型關和雁門關大捷的八路軍嗎?”樹林裏有人喊道。
2號首長喊道;“正是,我們隻是不小心闖入貴地,實在是沒有冒犯的意思,還望當家的高抬貴手放我們一馬。”
一片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