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農的田園生活>

2分家

在月風山下有幾個世代種田的小村落,以一條河分界,各有兩個村落,分別叫做東河村,西河村,南河村和北河村。其中西河村和北河村有青石路直通附近的躍騎鎮,田地比較肥沃,這兩個村民的生活比較好,男易娶女易嫁;而東河村和南河村因為靠山,離通去鎮上的青石路比較遠,田地比較貧瘠,對主要靠天吃飯的村民來說生活就過的緊巴巴,一個月極少吃上肉,村裏的人家都希望自己的女兒能嫁到河對麵去。男子一般偏大才能娶上婆娘,往往娶親一次就能容家裏負債累累,特別是兒子多的家裏,日子更難過。

東河村一共有80多戶人家,大部分都是祖輩因戰亂或災害而逃難到這個偏僻的小山,慢慢開墾荒地種田,等戰亂結束後不想返回故土,便在這裏安定下來。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基本上每戶村民都有幾畝田地,雖然當中包括水田,旱田和沙地。村裏有幾戶獵戶,每年年頭,年中和年尾都會在田地外圍布置陷阱,以防野豬這些禍害農作物。每次陷阱裏的獵物將會用獵戶占6.5成,剩下的其他村民分。

村尾的趙家是做木匠的,家中的男人都會識一些大字,家裏過的稍微比村裏的好一些。因祖上曾出過秀才,家有小財,後遭遇旱災斷斷續續逃荒到此,途中夭折了一兒兩女,主要是顆粒無收,手中的銀子越來越難買到糧食而餓死或病死。趙子峰的爺爺趙守仁奶奶帶著三兒兩女和一個孫子孫女在這裏定下來,之前田地都是租出去,沒做過農活,剛開始開荒的那段時間能辛苦的熬過來,也是因為趙守仁年輕時曾因興趣偷偷跟一個木匠學過,靠著這木工活或是換點吃的或是幫工來開地,所以就把這個木匠活傳下來,經過三十多年,這木工活是越來越做的結實耐用,附近的村民都喜歡來他家買或定做。

趙子豐在趙家排老二,人不喜說話,低頭苦幹的人,上個月他的婆娘劉氏又生了一個兒子,昨天請了親戚來家吃滿月酒。原本該開心家裏又添了一口人,但大嫂韋氏的娘家話裏話外要為分家。起因是嫌棄二弟家孩子多,出力的人少,吃的人又多,韋氏背地裏沒少給老大趙子福吹枕頭風要分家。本來是說好等最小的妹妹趙子惠明年年尾出嫁後就分家的,現夏收時劉氏生孩子坐月子幫不了什麼忙,家裏孩子老二家又最多,自家出力的多,心裏不舒服,夏收後老是借題發揮,指桑罵槐的鬧分家,現在都讓她娘家人來喝滿月酒時鬧上門來要求分家過日子。昨天親戚朋友多,趙家的當家人趙文慕(村裏叫趙木頭)就說先喝完滿月酒,第二天就分家。

今天是趙家分家的日子,大家吃完早飯後,趙木頭坐在上位,婆娘李氏一臉黑黑的坐著,看了一眼兩個兒子分別坐在他的兩邊,兒媳和女兒站著,孫子輩出去玩,道:“人齊了,就說一下怎麼分家吧。原本是想等子惠出嫁後再分的,既然現在這樣了就提前分吧。我跟你們娘算了,我們家一共1畝半水田,3畝旱地,4畝沙地,我們兩個老的還能動,暫時帶著你妹妹單過,水田就留給我們,你們兩兄弟每月給我們老的100文;等我們幹不動了,跟老大家住,就老大分一畝,老二半畝,一年老二給2兩銀加四禮;要繼續住祖屋的就1畝旱地,2畝沙地,剩下的就給自己建房的那個。家裏一共有13兩260文錢,扣去5兩給你小妹做嫁妝,住在祖屋的就給2兩,自己建的就給5兩銀子,我們老的留個1兩10文錢。家裏屋子六間,一分家的話就不夠住了,所以你們誰搬出去住。菜地就大家一起用,碗鍋那些就用250文置給搬出去的,鋤頭那些就分給你們兩個,到時秋收後你們出錢幫我們老的置回來。這次剛收完的糧食還沒賣,你們兩家各100斤穀子,150斤玉米,地瓜和黃豆共300斤,各一隻公雞兩隻母雞。”

“爹,我家孩子多,就搬出去自己住,就要麻煩大哥大嫂平時多照看爹娘。”“既然老二搬,那趁現在農閑,村裏人還沒出去找零工做,趕緊把以前的茅屋推倒重新起房子。這段時間就暫時這樣住著,我和老大也幫忙起,家裏木料還有,找兩三個泥匠就夠了。那現在老大去請村長盧老頭和二弟過來做證人分家。”

趙如意趁大姐如佳在廚房洗著碗筷,自己站在廚房門口聽著爺爺如何分家。還好,爺爺雖然不管家裏的事,做完農活和木活就抽煙絲,但人還是蠻公道的,兩個兒子分家盡量一碗水平端。隻是自家造房子,一定要讓娘坐滿40天的月子,這樣才不容易落下月子病,自己和大姐勤快把家裏活做好,還好好好算算看如何能省點錢又能把飯菜做得讓人滿意,畢竟他們吃的好的話,自己家的房子也才能更好起好。

一眨眼自己穿過來已經四個多月了,幸好自己出生在二十世紀的農村,對農活不是很陌生。現代的自己因為大學畢業後工作沒半年發現相戀兩年多的男友跟自己的情敵妖精打架,被捉奸在床還把情敵嘲笑自己老處一個,既然裝清高不肯讓男人碰,還說要結婚才能洞房,笑死人。氣的自己當場給了對方兩巴掌,跟那個男的說分手,是自己甩了他,不是他飛了自己。人倒黴的時候走路都會摔跤,頭還撞到旁邊的欄杆,眼睛一黑的瞬間還在慶幸自己有買畢業前中銀推出的意外保險,受益人填寫的是老爸老媽,賠償的錢夠爸媽養老了,而且自己的哥哥在家上班,工資待遇不錯,最重要的是娶了一個賢惠孝順公婆的嫂子,自己走了也不擔心自己爸媽年老沒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