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鐵甲雄風-第173章 泰安血戰(一)
六裏橋是個很大的村莊,有著上千戶的人家,村莊前後左右並沒有橋,全是高大茂盛的刺槐和紅柳。至於村名為啥叫六裏橋,聽說是因為一個很古老的傳說而得名的,至於這是個什麼樣的傳說也隻有村裏那個年齡最大的上百歲的老人陸百歲知道,而陸百歲卻從來也不給任何人說起。不過,他說過,在他臨死之前,他會把這個傳說說給村裏的某一個人知道,而且,這個人必須對上天發誓,不把這個傳說說給第二個人知道,隻有在他臨死之前,才能把這個傳說說給村裏的某一個人。就這樣一代一代地傳下來。
還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凡是有緣成為這個古老傳說傳人的那個人,都能活到一百多歲,這也是這個古老傳說曆經多少代人也從來沒有讓世人知道的原因。畢竟誰都想長命百歲,不會輕易把這個長命百歲的機會丟掉。
就這樣,六裏橋這個名字一直是那麼的神秘,還有那個更加神秘的古老的傳說。而現在,這個古老的傳說就隻有陸百歲一個人知道,他今年已經106歲了。雖然已經106歲了,但是,他卻依然行走自如,生活完全能夠自理,不需要有人專侍候著。陸百歲知道自己的大限即將到來,但是,他心裏那個古老的傳說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傳人,所以,一直是他心裏的一塊心病。他找了好幾個人,但是,都沒有一個人願意跟著他把那幾句誓言念完。這讓他有些太失望了。
石下運單帶著他的一個大隊的鬼子,通過了城區的兩道防線,才得以出去,防線上的鬼子馬上就把石下大隊的去向向師團長山脅正吉作了彙報。
鬼子的防線是一道深近一米的壕溝,這也是剛挖的新溝,直到現在,山脅正吉才感覺到了八路軍神槍團的厲害。加緊防守,就是對八路最深層的忌憚。
姚康的偵察連就得到了鬼子的石下大隊從城北出去的消息,馬上通電給團部。
神槍團的團部還設在紅樹林村,因為那裏比較容易隱蔽,相對來說比較安全。
村東頭,一個廢棄的牛棚,被八路軍戰士們收拾的幹幹淨淨,重新搭了頂棚,修繕了牆壁和,安了門窗,作為神槍團的暫時會議室。
秦克他們分散地住在老鄉們的家裏,吃喝也全是老鄉們管著,給老鄉們錢,他們也不要。
接待秦克的老王大爺還說:“你們讓我去拿的小鬼子的東西,天天白米白麵的吃,連著吃上幾個月,也吃不完呀。還用那棉衣棉被,更是多少年也使喚不清呀。再說了,你們打小鬼子為了誰,還不是為了中國的老百姓嗎?打跑了小鬼子,我們老百姓才能有安生日子過呀。就是沒有小鬼子的這些東西,我也要想辦法讓你們吃飽。你們就放心地住在我這裏,管飽,隻是飯菜有些太差了。”
老王大爺說著,還有些不好意思呢。
多好的老鄉,為了這樣的老鄉,打小鬼子,值。就是不為了老鄉,為了自己,也要把小鬼子趕出中國的國土。
秦克馬上召開緊急會議,商量對策。
“打,鬼子隻要一出城,就不能讓他們活著回去?統統撕拉撕拉地。”吳大力還是第一個開炮發言,還有著他那一貫的吳氏的豪放。
一個通信兵又走了進來,把電報遞給了政委李九鬆。
“姚康又傳來電報,說是這幫鬼子還拉了幾輛大馬車,八成是去搶糧食的,而城北最近的一個村子就是六裏橋。六裏橋有上千戶人家,鬼子如果得逞,會搶到不少的糧食的。”李九鬆接過通信兵剛剛收到的電報稿,說,“姚康已經去了六裏橋,去勸說那裏的老鄉離開六裏橋,去外麵暫避一時。”
“這樣很好,我們就不用為老鄉們擔心了。”秦克說。
“可是,姚康電報上說,六裏橋的老鄉們一個也不想離開家,眼看鬼子就到了,他讓我們盡快想辦法。”
“老李,你說話咋是大喘氣呢,老鄉們不想離開家,你咋不早點兒說?這會也別開了,電令各營,馬上向城北的六裏橋進軍。鬼子剛被我們打掉了輜重聯隊,一旦進了六裏橋,老鄉們再拒不交出糧食,屠殺就難免了。”秦克有些坐不住了。
“劉陽和郭大個在城北會比鬼子先到六裏橋的。”李九鬆說,他一扭頭,對通信兵說,“通知各營,進軍城北六裏橋。”
“慢著。”侯小玉出言製止道。
眾人都是一愣,不知道她會說出什麼話來。